[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八五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八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八五集) 2010/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8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一十五面,经文,倒数第六行,从经文看起: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这一段经文为我们说明,前面法藏菩萨说明世尊的开示非我境界,之后又启请佛陀为他演说诸佛无量无边的这些刹土。他说我如果听明白、看清楚了,这才能够,用现在的话说考察、观察,这才能学习,思惟修习,满自己的愿望,就是建立一个佛国土。实际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建立一个新的道场,这个道场是一切佛刹里面所没有的,这是法藏比丘所发的大愿。这个经文就叙说,世间自在王佛真的满他的愿。首先,佛知道他的『高明,志愿深广』。黄老居士的注解说,「高者,上也,崇也,远也」,有这三个意思;明也有三个意思,「光也,照也,通也。」举《会疏》的说法,「高明约具德」,是从法藏的德行上说的,高明,明是智慧,高是德行。「深广」是从愿心上说的,他的弘愿非常之深、非常之广。下面说,「谓持戒禅定,超胜世间」,这是高的意思;「方便般若,照究诸法」,这是明的意思。「远彻来际无挠」,这底下有小注,谓能远究达於未来之极处,而无阻挠,「故谓深。周摄一切无遗,故谓广也。」我们先就这几句,这是世间自在王佛对法藏菩萨的评估,这是向下为他说法的依据。
为什么他不给别人说,专对法藏菩萨说?法藏菩萨具这些德能,崇高的德行,甚深的智慧,明是智慧,弘愿尤其不可思议,志愿深广。人无论是凡或者是圣,世法还是佛法,如果没有志愿,这一生当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换句话说,他的成就就很有限。如果有方向、有目标,而一生能够努力不懈怠,他一定有很可观的成就,无论在哪一方面。坚固的志愿修出世法,真的能成佛、能成为菩萨,在世间法里头能成圣、能成贤,肯定做得到。世出世间的事业方面,那是福报;没有福报,圣贤也不能成就。你看看,孔子是大圣人,想谋个一官半职,十几年周游列国都不能满愿,见了多少诸侯,这些诸侯对他老人家也非常赞叹,但就是不用他,始终没有机会在政治这方面做出贡献,就是没有福报!圣贤在世间搞这个,要靠福报,但是他作圣人,这个不相干,这个你看不需要福报也能成就,成就的比世间帝王的事业还要伟大。所以希圣希贤是人人做得到的,做大官、发大财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那与圣贤不相干,那是什么?你命中要有。命里有的决定是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强求不到。你说孔老夫子要强求行不行?行,但是不能强求,强求是什么?违背天意,违背天命。强求是什么?搞革命!孔子搞革命行不行?底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有的是人才,不能。为什么?圣贤人要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这是他的天命。没有这个机缘,传道教学,他的使命在此地。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王子,舍弃王位,他要作佛,这个愿望达到了。为什么作佛?普度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圣贤事业,释迦牟尼佛一生干这个事情,不愿意做帝王。这一切的示现都是在教导我们,人在世间不能不明因果,不能不知天命,不能不做圣贤,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你肯发愿,你肯走这条路。这个不是名利,名利是命里注定的,这是什么?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所以人人可以成圣贤,这不是假的。大乘经上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现在发心想作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法藏菩萨在此地示现给我们看,不但要作佛,还要超过一切诸佛,他都能做到。为什么?这桩事情不是天命,是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所以具足无量智慧德相,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发心立志做个好人,决定能做到,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你一生不偏离本善,你肯定做圣贤。中国古时候的教育,读书人的目标、方向都不离这个,读书志在圣贤。圣贤人在世间不为自己,为别人,跟佛法义趣相通,为苦难众生。佛家是所谓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中国传统教育教学也是这个目标,真干!
你看读书人,命里面没有做官的命,他懂,他不求,他走什么路子?两个路子,一个是学医,一个是读书教学,教底下一代人,走这两条路。这两条路走得通,这都是传道,都是救人。医道救人的身命,传道教学救人的慧命,圣贤事业。这两种事业虽然很清苦,为什么?收入非常微薄,但是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上至帝王,下及庶民,没有不尊敬这两种人。这两种人一生舍己为人。医生治病不要钱的,不是讲钱,他救人,怎么能问人要钱?哪有这种道理!这是圣贤的事业。所以古时候的医生遇到病人,先救人要紧。病治好之后,你家里面富有,多送一点供养,家庭清苦一点少送一点,医生不计较。这个东西不是买卖、不是商业,这是道。真的很穷苦,连医药,医生都要布施,所以在社会上备受尊重。三家村教书的穷秀才,教的这些儿童也是如此,那时候开的学校就是私塾,富有的家庭,逢年过节给老师多送一点礼物,知道老师没收入,贫穷家里面少送一点。所以夫子讲礼物,束修,束修是从前的干肉一条,大概也不过就半斤重,逢年过节送点礼物供养老师,这是家境清寒的。实际上太苦的时候,老师还补贴学生。学生真有好学的,看到这个学生将来会成材、有成就的,老师全心全力照顾他,都不收学费的。现在社会不一样了,现在完全从商,学校也商业化,医院也商业化,全部都是商了。从前有士农工商,现在的社会只有一种人,统统是商人,士农工没有了,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所以社会为什么会混乱?地球为什么会有灾变?你读大乘经典全都明白了,为什么?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现在人为什么生活这么苦?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疾病?灾难为什么有这么多?这是人的思想行为反常所造成的,这是真正的因。我们要救自己,佛家常讲「回头是岸」,我们从反常回归到正常,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自己的身体跟外面的宇宙,实在说,是一不是二,都是佛经上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身是从心想生,宇宙是从心想生。一切法不离心想,《华严经》上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果我们的心善,行为善,身体健康,金刚不坏身,你居住的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你看法藏菩萨多善良,我们可以说他是纯净纯善,没有丝毫恶念,没有丝毫染污,那个身跟土都得到一个「净」字,清净,清净身、清净土,道理在此地。善的标准在佛法里是《十善业道》,在我们中国传统当中,圣贤给我们订标准,我们把它归纳不外乎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人人都能做到,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我们的世尊释迦牟尼佛那也称之为阿弥陀佛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事实真相不能不清楚。我们看到法藏菩萨的高明深广,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
《会疏》里面说得很清楚,高明从具德上讲,他的德行智慧,深广是从他的愿心,德行。持戒禅定,这就是说的戒定慧三学,他真修,他修得比别人殊胜,超胜世间,超是超过,胜是殊胜,世间不能跟他相比,这是高的意思。方便般若,照究诸法。方便般若是什么?是般若智慧的起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凡夫依据的是情识跟烦恼,那就造业了;菩萨不是的,菩萨依凭的是般若智慧。实相般若是体,观照般若是用,方便般若是相,完全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照究诸法。他能够把智慧落实在生活,这就是超胜世间。不但在现前,还能影响远方,从空间,他影响十方;从时间,他能够影响到未来。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同学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这就是说,他老人家教学的影响,会影响到一万二千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天,是中国祖师大德他们所记载的,三千零三十七年,今天是三千零三十七年,一万二千年,后面还有九千年。现在世界上很多人讲末日,世界末日要到了,佛法没有,佛法,释迦牟尼佛的末法还有九千年,还早得很!兴衰这是肯定有的,兴衰怎么来的?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众生,心行要善,那就兴旺起来,心行不善,它就衰了,是这么个道理。心行的善恶怎么演成的?这是教育。如果教育本著圣贤的教诲,肯定是善的;如果教学把圣贤人丢掉,那个灾难就来了。中国有句谚语,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谁?孔孟是老人,老庄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你要不听这些老人言,你吃亏就在眼前。决定不能怪别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这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我们也要像诸佛菩萨一样,在这一生当中,从生活到处事待人接物,不能离开智慧,这就是佛菩萨,这就是圣贤。决定不可以感情用事,不能心浮气躁,你看他讲禅定,守规矩,这是持戒。世间圣人、出世间圣人跟我们讲得太多了,应当认真的学习,对自己一定有好处,纵然我们生在乱世,他乱我不乱,地球上灾害很多,我没有受灾害。早年方老师把佛教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学了六十年,证明他老人家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这六十年我过的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有地位、不是有财富,而是活得天天快乐,法喜充满。每天跟圣人在一起,展开经卷就是跟圣人在一起,在这个讲席当中跟诸位同学在一起分享,也是跟圣贤在一起,至少你们在此地两个小时,我们一起在学习《无量寿经》,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是凡人;凡人在外头,我们讲堂外面是凡人,讲堂里面不是凡人。但是下了课,大概我们又变成凡人,一上课,我们就变成圣贤,事实就是这样的。永远不离开经典的教诲,那你就永远是圣贤。佛菩萨在哪里?你就是,大家都是!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要紧的,如何把我们学习的东西都能应用到生活上,你就真得受用。第一个受用是身心健康,智慧增长,事事如意。我们还达不到法藏比丘的目标,他是事事无碍,比我们更高一层。
下面一句,「即为宣说,表佛说法。悉现与之,表佛现土」,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老师遇到这么好的学生,这是具足圆满传法的条件,在我们中国佛门里面常讲法子。世间自在王如来的法子,具足传法的条件,这个传法的条件就是前面讲的「高明,志愿深广」,具足这个条件,老师欢喜!一生所希求的就是求这样的人,德行高超,智慧照世,志愿深广,这种学生今天遇到了,他又来请法,佛欢喜!『即为宣说』,你看这个即字,立刻就跟他讲。跟他讲什么?『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前面这是讲数字,『功德庄严清净、广大圆满之相』。跟他介绍举例,哪个佛世界、哪个佛世界,跟他讲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不但跟他讲,还『应其心愿悉现与之』,佛以神力让这些诸佛刹土,法藏菩萨都能看见,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讲带你实地去考察,去学习。
『说是法时,经千亿岁』,自在王如来跟他说法,叫他去参观考察诸佛的刹土,多久时间?千亿劫。这段经文不长,只有两行,两行里面说这二百一十亿不是数字,代表圆满,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全都看过,一个都不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他也来看过,他看得非常仔细。这里头有一个秘密的信息,那是什么?凡是阿弥陀佛来看过的刹土,跟阿弥陀佛都有特别的缘分,所以阿弥陀佛是广结善缘,结到哪里去了?结到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没有一个漏掉的,这是一般佛没有这个事情。一般佛成佛之后就现出他自己的刹土,与他有缘的人都会来,不多,哪像法藏菩萨!这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所以他说超越一切诸佛,真的一点不假。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已经明白,他真超越了。
我们看黄老居士注解,「世间自在王佛宣说示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严净,庄严清净的意思。「圆」是圆满,圆也有周遍的意思,「性体周遍为圆。满者具足之义,故圆满亦作圆足。故知圆满即华严宗圆明具德之义。」圆满光明具足万德庄严,这个意思。极乐世界是凭这个造成的,不是凭空想的,不是法藏比丘想像出来的,也不是自在王佛为他设计出来的,不是的,你去看看诸佛刹土,你就晓得。像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我们要创一个事业也不例外。这几天有不少的同修来看我,好几位都想办一个老人院、安养院,好事情!为什么?老人太可怜了,没有人照顾。现在这个社会一个老人的问题,一个儿童的问题,育幼,几乎是每个国家地区都非常重视这个事情。来问我,想办老人院,好事情!我鼓励他们去办。怎么办法?最好到国外去考察,看看人家这个老人院是怎么办的。学法藏比丘,别人的好处我们记住,希望我们都有,别人的缺点我们废除,希望我们没有,你就超胜,那你这个老人院在世界当中就可以做为第一。做个典型,做个模范,让全世界老人福利事业都向你学习,这就非常有意义,这是无量功德,好事情!所以我就介绍他到外国多看看、多考察。不是亲自去看,你怎么会知道?
我在讲席当中也跟诸位多次说过,我对於老人福利事业很关心,每到一个地方,我不看别的,看这个国家地区的老人福利事业,差不多在最近三十年当中,我看过很多,办得最好的,澳洲。澳洲老人福利事业还都是私人经营的,他们把它当作一种企业来做。一个公司底下有四个老人院,或者六、七个老人院,它做为一种连锁的事业(企业)来做。因为澳洲地大人少,土地得来容易,而且很便宜,所以老人居住的环境就像公园一样,这里面树木花草、小桥流水,真的环境是好,你住的是非常舒适。它地广人稀,在美国就没有这个条件,美国大都市里面的老人院是住公寓,几十层楼,那个活动空间就小了。可是澳洲好,澳洲的福利事业做得是会让我们看了很欢喜,它只有一个缺陷,老人缺乏精神生活,物质方面照顾的行,可以说无微不至,物质生活条件,没有精神。
老人院里面服务人员都非常尽职,规定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都能够做到,没有孝心,没有孝敬的心,只是说他职务上的,他都做到了,对老人没有孝敬,缺少这一点。这个难怪,现在对父母都不孝,对别人怎么可能产生孝心?如果能够接受像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那就非常完美,它就缺少这个东西。特别是因果教育,真正懂得因果教育,孝心就生起来了。我跟这些老人院里面负责人谈到的时候,我都劝导他,从你们院长到下面的员工都要懂得,这个事业是世界上头等的神圣事业,这个机缘不容易遇到,为什么?你在这里会修大福报!这是好机会。你如果是真正知道因果,你对老人好,把老人当作父母看待,那是古时候人,现在人不孝父母。能教敬、孝顺的心,养父母之志,让老人在晚年欢欢喜喜、快快乐乐,度过这一生当中他认为是最快乐、最美满的这段时间。你能够帮助他这一点,他们将来欢喜快乐,将来往生都生天。
续-《●[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八五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如果在那里物质环境虽然很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在那里坐吃等死,你说他多难过,他有怨恨。怨恨的心,将来死的时候都堕三途!换句话说,用爱心照顾老人,是把老人从三途送到天堂,你说这个事业多神圣!还有什么人能够跟他比较?学佛的人,把他送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老人院要用这个做目标、做方向,这个老人院就堪称圣贤事业、佛菩萨的事业。我非常希望能有这么一个老人院出现。老人院里面要办学,传统文化学院,人人都要接受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老人院里面可以学习宗教教育,因为他信仰宗教不一样,老人院里面可以建教堂、修道院,佛教的可以建佛寺、念佛堂,他信仰哪个教就要帮助他,让他好好在一块学习。这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实验点,不同宗教、不同族群可以非常快乐和谐生活在一起,好事情!
所以我希望他们去澳洲参观,我说你们把团组好之后,我陪你去,当地那些人我都认识。考察完之后回到国内,如果国内再能够把伦理道德因果宗教教育加上去,你这个老人福利事业就世界第一,谁不愿意到你这里来养老?你的老人事业会非常兴旺。一定要发大慈悲心,不能够拿这个做商业,做商业就把你限制住,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为什么?你的功德就变成你发财了。你要不把它当作商业来经营,你将来会生天,你会作天王,你会作佛,你会作菩萨,那个果报比亿万财富高得太多,不能比!亿万财富有限,人间的帝王也不是很圆满的,为什么不到天上去作天王?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都是人作的。那个福报从哪里修的?老人院可以修成,你办老人福利事业可以修成。为什么?一个好的榜样带动全世界,你说这个事业值不值得做?所以要发心真干。法藏比丘发心建极乐世界,这是多么难的事情,他都成功,你要真正发心为全世界建一个示范的老人院,诸佛菩萨、龙天善神都会帮助你,都会满足你的大愿。所以黄老居士在这里总结这个意思,圆满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圆明具德」,这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给我们说明「二百一十亿」,这个数字。「此有疑曰」,怕人有疑问,肯定会有疑,为什么?二百一十亿这个数字并不多,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法藏比丘才看了二百一十亿,还有许多许多他没见到,当然会有这个问题。「若法藏菩萨当时所见限二百一十亿之数量,何以又云所摄佛国都胜无数诸佛国者」,你才看二百一十亿,跟无数这怎么能相比?所以佛经上很多数字都不可以当作实数来看,那你就错了,它表法的。譬如《弥陀经》上用七这个数字代表圆满,它不是一个数字,代表圆满的意思。七怎么代表?四方、上下,这就六,加上当中,不就是圆满!七是这么个表法。《华严经》用十表法,一到十,十个十是一百,一百个一百是一万,它是用十做代表,表圆满的意思。这部经跟《华严》一样,无所不包,这里头不但包五乘佛法,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全都在里头。所以前面我们看的十六正士,那个十六也是表法,此地二百一十亿,就是二十一,也是表法的,密宗表大圆满,这个地方有解释。
「此有二答」,这两种解释,「一、据《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意,佛刹无量,总有二十重,其围绕刹数即二百一十微尘数」,注意底下那个微尘数,这数量就太多了,「今此经中,亦以二百一十标示刹土之数,暗合《华严》义,即含摄十方无量之国土」,因为《华严经》上有二百一十微尘数,这个微尘数没法子计算,这是第一个意思。「二、《大智度论》云: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先世就是前世,没成佛的时候,出家的时候是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这个佛就是此地讲的世间自在王佛,将是带著他,引导他遍至十方。「示清净国」,这个清净国,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了,在「世界成就品」里面告诉我们,诸佛刹土有纯净的国土,有净秽杂居的国土。像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它有净土、有秽土,六道是秽土,四圣法界是净土,佛的报土是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像这种,种种不同的国土都有,有完全是秽土,有完全是净土,这些都是诸佛如来因地上的愿力不相同,变相就不一样,这是我们能够理解到的,符合逻辑辩证的思惟。像法藏这种想法太少太少了,几乎没有人想像得到,他要造一个五乘同入报土,这就确实没有人想到过这个。五乘各居自己的报土,我们娑婆世界就是的,各人居各人的报土。法藏比丘他的愿确实不一样,让五乘平等的统统都居实报庄严土,这个太难得!这比一般诸佛的清净国还要殊胜,所以他是遍历十方。
自在王佛指示他清净国土,「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这是教他,你去选择,每个地方去参观,每个地方去考察,哪些好的记住,将来你这国土里统统有,不好的全部都没有。换句话说,他的国土是集一切诸佛国土里头美好的大成,这样才超胜。不是自己精心设计,是细心去考察、去选择。所以今天有人想办老人院,我们就用的法藏比丘这个方法,你到全世界各国去考察,你去看人家好的地方,我们选择,人家不好的地方,我们改进,就变成世界上最好的老人院。法藏比丘建筑极乐世界,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这个地方有人发菩提心,建立这样一个老人院,这地球上第一,他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事,极乐世界给你办个老人院有大小不一样,理是相同,心是一样,所以功德都是圆满的,这是什么人?那就佛法里讲大智慧、大福德,真正的佛菩萨,那不是假的,凡人做不出来。也得要众生有福报,如果有菩萨来了,示现了,众生没有福报也没办法。众生要有福,感得佛菩萨来成就这个大事。「由是思之,经意」,经里头的意思,「乃以二百一十亿刹,表十方佛刹」,就这个意思,这代表十方佛刹。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至於所说之二百一十亿佛土,为限於清净国土,抑亦兼及秽土?」这里有两个意思,「古德根据经文中,天人善恶,国土粗妙」,就有两种不同的讲法。《嘉祥疏》里面说,「二百一十亿佛土,善因虽有强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宝国土之粗妙应现。粗之言大,妙之言美」,也就是大、美;「明所现二百一十亿皆是大善之土耳。据嘉祥师意,所现唯净」。这个所现,诸位要知道,是世间自在王如来可以说是带领著法藏比丘(他这边称法藏菩萨)去游历,观光旅游考察,所见的全是净土,都是诸佛(我们在此地讲)伟大美妙的净土,他是说这个意思。「二者」,第二个意思说,「通现净秽土」。《净影疏》里说,这两种《疏》都是我们中国祖师的,「粗,不精也。说恶说粗,令其舍远」,在取舍之间,这个要舍,要远离它,「说善说妙,使其修习」,这里有善有妙,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要采纳。这就是两种说法。「是则所说二百一十亿佛土,有净有秽也。憬兴、义寂、玄一、望西诸师,亦俱云通秽」。这几位大师都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师,他们的看法应当是有净有秽,并不是完全是净土。完全是净土,你所考察、所看到的是一部分,不是圆满的。
如果说一切诸佛刹土统统看过,这里头当然有净有秽,有纯净没有秽土,有纯秽没有净土,这都是诸佛菩萨悲心,各人的愿不一样。为什么完全是秽土?秽土帮助造业的众生消业障,统统是慈悲心。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学了这么多年明白,以六道来说,众生造的善恶不一样。自性里头没有善恶,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恶是业障,善也是业障,障什么?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证大般涅槃,它都是业障,这统统都要去掉。你看佛在经教里告诉我们,凡夫怎么成佛的?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起心动念里头有善恶,分别里头也有善恶,执著里头也有善恶,统统要放下!自性里头没有善恶,自性里头没有是非,自性里头没有真假,凡是相对的,自性里头都找不到,这要知道。你要想明心见性,你得彻底放下。於是我们就明了,三恶道是干什么?消恶业,你的恶业在那里面消;三善道消善业,善业也得要消掉,你才能超越六道。善恶业要不能消掉,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阿罗汉见思烦恼统统断掉,这就善恶业消掉,他离开六道轮回,到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有没有善恶?也有,比六道轻得多,但是那个轻还不行,轻也是障碍见性。所以六道消重业,四圣法界消轻业,统统消光了,超越十法界,这才住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其实诸佛如来的实报土就是自己的实报土,这一定要知道,到那个时候你就晓得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体,没有分别。还有佛、还有众生,还是二,到那里头,这个念头都不生,生这个念头,在十法界会有这念头;在实报土里头,决定没有这个念头。所以才叫清净法界、平等法界,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个不能不知道。
下面,「《悲华经》曰:所现佛国,或有世界严净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灾。是为兼有秽土之明证。」《悲华经》也是讲极乐世界讲得很多,一般修净土的同学很多读过这部经。《悲华经》这一段经文证明有秽土,为什么?有大火灾,这就说明它不是清净世界。有水、有火、有风,这个在佛法叫三灾,所以三灾八难,这秽土。「又所现佛土,有报有化」,就是有报土、有化土。「《悲华经》曰:或有世界纯是菩萨遍满其国,无有声闻缘觉之名。是报佛之土也」。这个我们在《华严经》也看到,跟这说法是完全相同。「或有世界清净微妙无诸浊恶。是则化佛之净土也」。一般讲化佛的净土,就是十法界的上面四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化佛的净土。
「尔时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指法藏比丘)心愿,将此二百一十亿佛国」,报土、化土、净土、秽土,「诸土之相,悉现与之」,以佛的神力,把十方世界这些状况完全示现在他面前,他统统都看到,「令其得见」。「说是法时,经千亿岁。以表说法现土之详尽,亦显时间延促无碍。」在这个境界里,时间没有了。时间跟空间我们都知道不是真的,现在科学家也证明。如果我们突破空间维次,这个境界就现前。所以古时候那些修行人,只要定功成就,他就见到定中的境界,时空维次没有了。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古印度的婆罗门,这以它为代表,其实印度宗教很多,几乎每个宗教学派他们都喜欢修禅定,佛经上讲的四禅八定是婆罗门教的,现在叫兴都教,它的前身就是婆罗门教。如果他修到第八定,这个定的等级,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上去四空定,一共八个阶级。到初禅,初禅天以下的空间维次没有了,他全都能看到,往上他看不到。如果定功到第八定,六道里面的事情他全都看到。所以我们要知道,六道轮回不是佛说的,是婆罗门教说的,说得非常详细,为什么?他见到的。时间没有了,过去、未来没有了,过去未来全部都在眼前,你统统看到。空间没有了,给诸位说,距离就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前后没有了,遍法界虚空界在哪里?就在当下。
世间自在王佛引导法藏比丘,观察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不离开座席,没有离开他的座位,就全都看到了。这古时候讲不太可能,现在我们知道可能。为什么?看电视就是的,我们坐在那边没动,全世界都能收得到,打开频道全都看到了,因为空间、时间没有了,全都看到了。我们这个电视机还没法子相比,因为我们必须还用机械设备,他不需要,我们看到是在画面上看到的,人家看到就好像是真的一样。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佛经上说得很多,非常难得,三千年之后,现代的科学家证明这桩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二十年,顶多三十年,佛教在这个世间不称为宗教,称为科学。佛教是科学,佛陀的科学,就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全世界科学的最高峰,被科学家证实了,不再说佛教是迷信。遗憾的是外国文字里的经典,翻译没有中文翻得好,为什么?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佛经传到中国,参加译经的这些大德,李老师说果位最低的是三果阿那含,三果以上!三果上就四果阿罗汉,再上是菩萨,还有古佛再来的,参加中国这个译经的译场。所以翻译没有错误,我们要相信,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到!
经典上字字句句意味无穷,为什么一般人看不出来?看不出来是对它没有尊敬心,这一点重要。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在经典上非常明显,一分诚敬你能看出一分意思,十分诚敬你能看出十分意思,不一样!为什么这个经典有这么奇妙?没有别的,经典从自性流露出来的。自性什么都没有,一法不立,你诚到极处,你就见性,就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字字无量义。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从恭敬中求,你才能求得到,心浮气躁求不到,要轻视古人,那更求不到,那你一点缘分都没有。你要说佛教是宗教、是迷信,佛菩萨来跟你讲经说法,你也听不懂,你也会排斥。这也没有离开经典上一个总的纲领,「一切法从心想生」,没离开这个纲领。所以你在佛法里想得多少东西,不要问别人,问你自己有几分恭敬心,你就能得几分,展开经卷就明白了。我们初学佛的时候,特别是初学讲经,这老师教我们,上了讲台翻开经典,觉得没有东西好讲,参考别人的注解,讲这些东西;学的时间久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再拿这个经本来讲,觉得这里头意思就很多;学个五十年、六十年,再来看的时候,这里头意思讲不完。还是这部经,没变,为什么?恭敬心年年在增长,对佛恭敬、对经教恭敬。对自己有恭敬心,对人、对事、对物统统恭敬心都起来了,那怎么会一样!这是什么?跟法性愈来愈贴近。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人性本善,跟人性本善愈来愈接近。如果不恭敬,不恭敬与人性本善愈来愈远,距离愈来愈远,那你就完全不明了。
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世出世间法大根大本就是孝敬。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这个重要。《礼记》一开头就教敬,「曲礼曰,毋不敬」,普贤菩萨十愿第一句话「礼敬诸佛」。你看《礼记》是世间法,《华严》是出世间法,世出世间都把礼敬放在第一。净宗修学指导最高原则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不限定是净土宗,它后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说这个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那我们就晓得,这三条十一句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修行到最后成佛总的指导原则,你说这个多重要!第一条前面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就晓得,这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亲尊师,他所有一切再殊胜的德行都不能够成立,为什么?他没有根本,没有根!没有根本就不足以取法,不能给世间众生做榜样。有根有本,他任何事业都没有,值得人效法。我们看《二十四孝》,这里面有许多孝子,一生当中并没有什么事业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还把他列入教科书里教导后人?他有根有本。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八五集
续-《●[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八五集》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礼记》一开端把我们的毛病指出来了,这毛病是通病,我们都有,你要想真正修德,这毛病要除掉。第一个是傲慢,傲慢人人都有,哪个人说我没有傲慢,那就是他的傲慢。你要没有傲慢,至少你是阿罗汉,阿罗汉还有傲慢的习气,傲慢真的断掉了,还有习气,你就晓得这个东西难断。为什么你有傲慢?傲慢从哪来的?在佛法里面讲,贪瞋痴慢叫俱生烦恼,跟你生命的起源是同时的。换句话说,开始有你那一天,傲慢就跟著来了。这是什么?八识里面讲的末那识,末那识就是自己。四大烦恼常相随,末那识第一个我见,这个我见是什么?我见就是我,有我这个执著、这个念头。执著什么是我?执著阿赖耶见相的一分,阿赖耶的见分、相分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里的一分。佛在经教里面把阿赖耶比喻成一个大海,我们这个小水泡是什么?就是大海里的小水泡,执著这个小水泡是我,那个小水泡不是我,执著一分,各人执著一分。什么时候觉悟,觉悟,水泡破掉了。破掉才晓得大海是自己,没有破的时候不知道,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所以这个破掉之后,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这叫你证得法身,这法身。证得法身是佛,法身菩萨,华严初住以上证得,也就是水泡破了,不再执著阿赖耶的一分是我,不再执著,真的是无我。与这个同时起来的,我爱,我爱就是贪;我慢,我慢就是瞋恚,傲慢是瞋恚的一分;我痴。你看看,我爱是贪,我慢是瞋,我痴,贪瞋痴跟我同时发现,末那的四大烦恼常相随。到你转识成智,这就没有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这两个是因上转,真修行的在这上下功夫。六、七一转,前五识跟第八识同时也转,那叫果上转;这是因上转,因上一转,它就连带转了。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阿赖耶是什么?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前五识转变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什么?德能,你有能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有感,你有能力应,感应道交。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现身不是自己意思,自己没有起心动念,那个身是怎么现法?那个身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
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在凡夫位,有人见佛、见菩萨、见神、见鬼,都是这一个道理,是你自己心里变现的。那要用什么态度来对这桩事情?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放在心上,不理它,《楞严经》上:好境界;如果你理会它,你就错了,你就迷了。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间人,也是通病,趋吉避凶,不同国家的人,不同族群的人,不同信仰的人,这个同不同?这个同,都知道趋吉避凶。吉凶祸福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你能躲避得了吗?躲避不了。怎样才能够了?所以这个事情不要问别人,问神、问鬼、问菩萨、问佛、问神仙、问通灵的,都不灵;有一个最灵的人,问自己,自己最灵,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问你的心想。你的心想要是纯正,你就没有灾难。你的心想就是念头不正,什么不正?贪瞋痴慢疑不正,杀盗淫妄不正,自私自利不正,你心里有这些念头那就有灾有祸。个人的灾就是多病、多烦恼,事事不顺心,这个人灾难;共业的灾难,现在讲自然灾害,也有人祸,人祸是战争。现在战争大家都知道,如果战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核武、生化,整个世界会毁灭,人祸!所以都要问我们的心,起心动念纯净纯善,那你是大吉大利,你什么灾难都不会有。不要问别人,问自己,为什么?佛经上讲两句真言,「相随心转」,这关於个人,我个人吉凶祸福是我们心在做主,所以人不能没有善心。人有善心,你就跟善感应,跟佛菩萨感应,跟善神感应;心不善,跟魔感应,跟妖魔鬼怪感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全解决了。
学佛要相信佛的教诲,相信圣人的教诲,不能有丝毫疑惑,为什么?圣贤、佛菩萨,他们的行持、他们的言语全是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真言!「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凡夫当然有欲望,财色名食睡,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分;过分,灾难就来了。能够守住这个标准,这就是戒律,我决定不过分,那你这个享受是正常的。「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乐极生悲,时时刻刻懂得节制,就是决定不能过分。人之大欲,财跟色,所以圣人教给我们,「临财毋苟得」。财摆在面前,要想想该不该得,不该得的不能要,要了怎么样?祸害就来了。你应该得的,没有问题,那是你的福分;不应该得的,招灾难来!不是好事情。「临难毋苟免」,这句话更重要,灾难现前,如果是共业不能避免,老实念佛求生净土,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对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的贪恋,这对的,正确的。所以经典里面,佛给我们说的、给我们做示现的,都是给我们的启示,你细心观察,在这里面学到很多东西。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