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01-b/133–经题
摘自《净公上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编号001-b/133–经题
赞叹到极处,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名词来说了,不得已用个“大”字!“大”的意思啊。“佛顶”比喻,比喻也有赞叹的意思。把下面所讲这个四法,就是本经里讲的四法,理法是“密因”,密因是大因,成佛之因;“了义”是教法,了义教,这个大教啊,大乘佛法的教义,一乘佛法的教义;“万行”是大行,行法啊,不是单指空谈理论,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这些理论要行出来,要做到。我们总统提倡的,行的教育。政府到台湾来之后,在阳明山,办的这个革命实践研究院,实践的教育,实践就是行的教育。佛法最重实践,最重实行,所以要把理论与方法要行出来,自他才能得真实的受用。
“首楞严”是果法,是大果啊。“首楞严”这三个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坚固”,这个也是大定的名称。到经文里面有很长的一段经文专门讲这桩事的,一般的定啊,有出有入,入了定的时候有这个定的境界,出了定境界就失掉了,有入有出的定啊。楞严大定呢,是没有出入的定,换句话说,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经里面常常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种定才叫楞严大定,这个叫真正的定、管用的定。
那么这个定怎么个修法呢?如果要说到修法啊,妙极了,说出来也好像不稀奇,太简单了。咱们念“阿弥陀佛”就是修的楞严大定,我们心里一直一句“阿弥陀佛”,走着也是“阿弥陀佛”,睡着还是“阿弥陀佛”,坐在这里也“阿弥陀佛”,站在那里也“阿弥陀佛”。这不是楞严大定是什么?!可是不容易做到。为什么呢?四威仪当中啊,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念,才叫做楞严大定,念着“阿弥陀佛”又打着妄想了,这个定就没有了。
所以一般人不晓得,以为什么呢?《楞严经》与禅宗有关系,参禅的人没有不读《楞严》的。里面有“五会楞严神咒”,而《楞严》与密宗有关系,也有人把它大藏经放到密教部里头去了。他就不晓得《楞严经》与净土有关系啊。
《楞严经》这个里头的格局、味道跟《华严》相仿佛啊。《华严》有理论、有方法,有这个善财童子给我们做榜样,做修行的榜样。《楞严经》也不例外,有理论、有方法,里面有二十五个菩萨给我们示范,做修行的榜样。二十五圆通那一章啊,很有味道啊。
《华严》里面是一个人代表,那是代表什么呢?代表的修因,修因一个人啊。《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代表,是代表的证果,这个是不一样的。修因是做学生,学生只许我一个人是学生,除我之外,人人都是我的老师,我的学问才能成就。《楞严经》里面并不是讲修因,而佛是问在会的这些弟子们:“你们是怎么样证果的?”所以他们是讲证果。每一个菩萨代表一种法门,人人所证的果啊,你看看都是第一了,法门无二无别,无有高下了。
只要证到首楞严大定了,那都是第一啊,没有第二啊。这个二十五啊,就是代表的“万行”,把万行归纳为二十五类,用二十五位菩萨来做代表。如果要是一展开,那是无量无边啊。那么这个二十五类就是依照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是把这个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了这个二十五大类。前面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加七,二十五啊。这个二十五类一展开,就是“诸菩萨万行”。“诸菩萨万行”在《楞严经》里归纳了就是这二十五大类。所以每一类以一个菩萨来做代表,人人都是修的首楞严大定。
那么二十五位里面最特殊的两位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那么这两位菩萨在《圆通章》里面讲的是全经的精华之所在,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两位菩萨都是代表净土法门,观音、势至,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左右手啊。那么由此可知,念佛法门就是修的楞严大定啊,念佛法门是大佛顶法啊。
很可惜,我们不明了这个道理,不能够如法地修行,念了几十年的佛,与大佛顶丝毫不相应啊。你看这多么可惜!那么从这个经从《华严经》诸位也能看到一点消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的目标啊,就是在净土。《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楞严经》里面观音、势至也是净土法门啊,真是古人所谓的“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啊,这个话说得并不过分啊。
因此,这些大经大论,我们要认真地学习;行门呢,就是把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念好。如法地去念,有个二三年我们就变样子了,就能够收到效果。你不懂理论、不懂方法,那是没有办法的,不要说二三年,二三十年还是不行。
那么理论是不是这样讲讲就能懂呢?不可能!不要说我讲不行啊,十方诸佛菩萨来讲,也不行!为什么不行呢?讲得再清楚我们都听不懂。这个原因呢,是我们有障啊。假如我们自己要把这个障碍去掉了,不必佛菩萨了,世间再笨的人来给我们讲,我们都会开悟。
那么这个障是什么呢?一个字啊,我们的心不诚不敬啊,这是大障碍啊。世间法的障碍也是这个。你看看《礼记》一打开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啊。为什么要学敬呢,去障!学佛的障碍去掉了,德行的障碍也去掉了,事业成就的障碍也去掉了,都在诚敬啊,这个是根本法啊。诚与敬别人帮不上忙啊,诸佛菩萨都没办法,这是要我们自己发心啊,至诚恭敬啊,障碍才去掉。
佛法里面你看看,常念的“一切恭敬”。华严号为经中之王,根本法门。你看在行法里面,十大纲领里面第一句话:“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礼记里头那一句话:毋不敬。诸佛是谁呢?情与无情通通是诸佛,意思就是教给我们,我们眼睛里面所看的、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全是佛菩萨。我们对佛怎么样恭敬,对这个境界就要怎么样恭敬,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啊。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什么呢?就是教我们“敬”,没有别的,你只要懂得了诚与敬啊,给诸位说,那个大藏经那么多,都叫废话啊,里头所讲的意思道理你全都悟了,不要佛讲了。就像《坛经》六祖所说的:“慧能自性常生智慧”,心里面生智慧,世出世法无所不通达。所以说,不诚不敬,诸佛都无可奈何,想教也没办法。怎么样讲,听不进去,听了不懂。
所以古人教学,从小孩一上学,五六岁的时候教什么?就教他个“敬”。书本上的东西,就是背诵,不必懂得意思,就是叫你背、熟背!背上个几百遍。生活行为上就是讲“敬”,对父母要敬、对师长要敬、对朋友要敬、对一切人都要学恭敬。成就你将来在学术、事业上的根本,就在一个“敬”字上啊。所以说是万行(hèng),这个万行(xíng)啊,也念行(xíng),今日之下念行(xíng),古人读去声,念行(hèng),行(hèng)当动词讲,实际上的行为都是从诚敬上做起。
我们今天修布施,布施里头没有敬意。不但没有敬意,还带了贡高我慢,这在果报上当然就不一样了。佛菩萨修布施,恭恭敬敬地供养啊,平等心地供养,所以才能够成就首楞严大定之果啊。楞严大定是信定,这是如来所修的定,那么到底下我们一条一条解释,讲到的时候再说。
所以这个“大佛顶”都是赞这个四法,这个四法就是如来的顶法,无上的大,指这个密因、了义、万行、首楞严。
“如来”这两个字是佛的十号之一,十种通号之一,将来讲到经文里头再说。通常最浅的一个讲法就说“佛佛道同”啊,今佛如古佛之再来,所以叫如来,就如同古佛再来。佛所证得的理是圆满的,没有欠缺的,所以佛与佛才是真正的平等。心平等了,给诸位说,相貌就平等了,为什么呢?那个相是心变现的。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心不平等,如果你要看到有两个人相貌一样,大概这两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情都差不多,他平等的。
那么这个事情我在没有学佛的时候就见到了。抗战期间我在贵州念书,我有个同班同学。复员之后我在南京念书啊,同班上又有一同学。那两个同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不相识,但是怎么呢?相貌一样,那个举止态度也差不多。我就把他叫来,我说你有什么毛病,一样一样的。他说:哎,你会看相啊,不错啊,你看得还挺准呢!我说我不是会看相,我过去那个同学跟我相处一年多,他那个毛病习气我深深清楚,你那个面貌、走路那个样子很像他,大概你这个心理啊、毛病大概也差不多。所以以后我读到佛经就想想,哎,是很有道理。
佛与佛的心绝对是清净的,所以相貌相同啊。菩萨心地清净烦恼少,所以菩萨的相貌很接近,并不是真正地相同,到如来地的时候才完全相同。那么由此可知,相好、依正庄严从哪里来?从心地里面修来的啊。我们要想依报都庄严,必须要从心地里头认真地去修学。只要真下功夫,相貌会变的啊,相随心转啊。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常常接近的人,有的时候他相貌变好了,有的时候相貌变坏了,善与恶的感应啊。一个人常常修善,相貌自自然然会转变,有光彩啊;人要常常作恶,恶事太多了,人就变样子,脸上也无光了。俗话说啊,快倒霉了,果报就快现前了。这是很粗浅之理,很容易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明了这个道理,要求自己真正的福报,求自己真实的功德利益,必须要记住:存好心、行好事啊。决定不吃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何必要做恶事?!
那么“如来”粗浅地讲如此,深一层的讲法呢,从理上讲,《金刚经》上讲得好,“如来者,诸法如义”啊。这句话的理很深。“诸法”是指一切法。“如义”,那个“如”字就很难讲。浅言之,《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发挥。“诸法如义”就像《法华经》里面所讲的“百界千如”,那个“如”字不能细讲,要是讲的话讲三天也讲不完。《金刚经》上只有四个字:诸法如义。太妙了!
那么通常我们也说,比如说《金刚经》有的时候称“如来”,有的时候称“佛”,那它是有特别用意,凡是称“如来”都是从法身、理体上讲的,凡是称“佛”呢,是从应身、体相上讲的。
那么《金刚经》在中国流行得最普遍,因此对于佛的十种称号啊,是以“如来”跟“佛”这两种称号最为普遍,其余八种称号很少。除了是我们读了佛经,或者学佛的人他知道,一般人他不晓得佛还有另外八种称号。
那么什么叫做“密因”呢?这个地方的“密”啊不是秘密,和诸位说,佛法里面没有秘密法。那么佛教里头密宗啊,密宗也不是秘密法。尤其是此地讲这个“密”,这个“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讲了也不懂,那就叫做“密”吧,所以当作深讲,甚深难解啊,是这个意思,而不是秘密。
秘密那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是正大光明的,邪教才秘密啊。现在一贯道,什么鸭蛋教,秘密传教,秘密一定不是好事情,它不能公开,不能见人嘛。所以,从这个粗浅的观点上,我们就能够理解到: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你要是相信他,那真叫迷信啊。凡是正大光明传教的,他都有一番道理的。我们实实在在不能够辨别什么叫“邪”,什么叫“正”,我们从显密里头可以能看得出来。所以说秘密传教的,我们不要相信他们。
佛法里面那个密宗,那个也有道理。有些地方他是秘密,实实在在不得已啊。理太深了,事情呢超越了常情,是根据甚深的教理,超越一般人情的那种修法,绝不是普通的修法。所以对一般人他要回避一点,为什么呢?怕人家看到感觉到奇怪,生毁谤、生迷惑,是为了这个。
那么这是将来讲到大经里面也会讨论到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地方讲的因啊,是成佛之因,成佛这个因太深了,所以称之为密因。“密”这一个字也能够去凡夫、外道、权教、小乘人一些过失。为什么呢?这些人不能懂得这种、这个因,换句话说,凡夫、外道、小乘人、乃至于权教菩萨,他们的学问都达不到啊,他们的见解达不到啊。这个确确实实,那么在楞严经里面说得很详细。
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也在读《楞严经》,也在讨论《楞严经》,那这个密因我们晓得了吗?我们只晓得名称而已,实际上呢,不懂啊。实际上如果诸位一懂啊,现在立刻就超凡入圣了。你几时懂得这个密因了,你的修行,不管你修什么行,穿衣吃饭都是修证了义,那个很奇怪了。
功夫成就了的人,你看看永嘉大师,我们过去曾经讨论过永嘉的禅宗集。别人问道的话:“禅师啊!您老人家用什么功夫啊?平常怎么样修行?怎么用功啊?”他告诉我们:“饥来吃饭,困来眠”。人家肚子饿了吃饭,是修证了义。疲倦了睡一觉,是修证了义。他那个就是了生死,证涅槃的。我们越睡越迷惑,越睡越颠倒,那没有用处的。人家懂了义,懂密因,我们不懂密因啊。
密因是什么呢?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舍识用根”,密因就是指根中之性啊。这个性是佛性,是自己的佛性啊,不生不灭啊,常住真心!一切大乘法都是以它做因地心,所以才能成就。我们念佛人要以这个为因地心,你的一句“阿弥陀佛”,这叫理念啊。
经中常讲: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点都不假。一句“阿弥陀佛”就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小而言之啊,实际上一句“阿弥陀佛”的力量比这个还不晓得大多少倍啊。为什么有这个力量呢?密因!就是一个用根中之性,一个用八识啊。我们凡夫用八识,凡夫、外道、小乘、权教菩萨通通用这八个识,所以这个念佛不生力量啊,不能产生力量。那个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是指什么,是指理念、是指舍识用根的人。我们要懂得密因了、舍识用根了,我们就有这个力量,现在就转啊。
如果这部《楞严经》讲下来,我们同修当中有那么一两个会了,那就不得了了,我们这个道场就真正的庄严,真正的成就。我们全省一千七百万的同胞都有福了,为什么呢?有一个真佛出世了,这是佛啊,那肉身菩萨再来的啊。至于这个理论、形象、方法,到了经文的时侯再给诸位细细讲。不是我们做不到,就是我们肯不肯做。你肯不肯做佛?你肯不肯为我们现在一千七百万同胞做真正的福田?你干不干?不是能做到做不到啊,问题不在此地。问题在:我干不干?!干就能做到,不肯干那就做不到。肯干怎么样呢?舍识,八个识、五十一个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通通放下,这才叫“放下万缘”啊。“放下万缘”是这么个讲法的啊,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这样讲法的,什么叫身心世界?什么叫万缘?放下之后所用的就是根中之性,不要再找根性了。
我们眼见外面的色相,把眼识放下了,我们眼所见的是见性见佛,见性见到外面是什么?法性啊,就是禅家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立刻就成佛了。所以《楞严经》里面讲那个修行,一个字:歇即菩提!菩提就是成佛,歇是什么呢?就是把刚才讲的,我是讲百法,大家好懂啊,八识、五十一个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歇了!歇就是放下。一歇呢,你立刻就成佛了,不必三大阿僧祇劫啊,也不必三年五载啊,一念之间就成佛啊。
这一部经确确实实有这个功效,有这个力量,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接受,愿不愿意接受,肯不肯照这个方法做。肯照这个方法做,给诸位说,这一念转过来,生死就没有了。了生死了,三界也没有了;不但三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你的法界是一真法界,那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所入的法界,那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啊。我再给同修们说的是:不难做到啊!何必受生死累赘之苦啊,为什么不干啊!
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讲到这里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