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 发表于 2014-8-12 10:34:04

名医巧释医理

名医巧释医理
张存悌
  丹溪翁治一男子小便不利,前医治以利水药,病益加甚。丹溪诊之,右寸脉颇弦滑,以宣肺之法治之,小便大利而愈。丹溪翁不愧名医,他指出:此积痰也,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与下焦相通,今上焦闭则下焦塞,“比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由此揭示了“提壶揭盖”——宣肺以利水的道理,其法主要用于某些水肿或尿闭之证,当用常法不效时,可参用宣肺之品,以期起到启上通下之功。
  “提壶揭盖”这一独特医理,今天已为人所熟知而广为流行,毫无疑问,这得益于朱丹溪的精彩比喻。一般公认,中医理论比较深奥费解,清高思敬谓:“天下有理极微,道至奥……至难而不易学者,其惟医乎!”因此很多人觉得难学,这也许是事实。如果通过恰当贴切的比喻,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明白,枯燥变得生动,抽象变得具体,教条变得活泼,当然再好不过,像丹溪“提壶揭盖”就是—个著名的成功例子。当然这需要对理论的精确把握和人文知识的深厚修养,以及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悟性。很多名医都有这种本事,把深奥的中医理论用通俗贴切的比喻揭示出来,令人有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感。今选几则供大家赏析。
  启北畅南——“提壶揭盖”是说某些水肿或尿闭之证,当用利尿剂不效时,可参用宣肺之品,以期起到启上通下之功。那么,反过来,在某些应该发汗的证候中可否参用利尿之法呢?曹颖甫先生对此有所发明,他说,“对水气病的治疗,有当利小便的证候,必先行发汗而小便始通;又有专用发汗的证候,必兼利小便而始愈”(《经方实验录》)。考其缘由,与提壶揭盖同出一理,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彼为上窍,此为下窍。若膀胱开合失职,纵然宣肺发汗,也可因下窍闭塞而无功。岳美中老中医认识到这一点,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北牖不开,南风不畅”,可谓一语中的。其时若佐以利水之品,宣通下窍,当可收发汗之效。笔者将之归纳为“启北畅南”,与“提壶揭盖”并同揭之于此,不知当否?兹举一案例证之。同道曾治一急性肾炎病人,头面骤肿,咽痛,恶寒发热,肢体重着。按“风水”论治投以越婢加术汤,以期得汗而解,服药3剂竟无寸功。因来询我。索方阅之,颇觉切当。因问病人小便利否?答曰尿量甚少。即嘱原方再进,另加茯苓、白茅根续服。果一剂后微然汗出,尿量大增,症情大减,继续调理而痊。同事询之,告以“启北畅南”之理,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以豆喻医——史宝,明代肖山县名医。一人冬月鼻出血不已。史宝教服胡椒汤,然胡椒性热,其人以为戏言也,因问其故。其时正值收豆于院中,史宝置数粒于斗中急急荡之,宛转上下自如,稍缓之时豆即跃出。乃谓曰:此即君之病矣,人之营卫调和,则气血流通,君脑中受寒,故血行涩,涩则不得归经,故溢出耳,非热疾也。服胡椒果愈。
  史宝以豆喻理,指出受寒血涩也可导致血不归经而出血,为血证的辨治开一法门,今之医家视出血为热证者不知几何,当由此比喻受到启发。本案发于冬月,似亦为辨证眼目。
  三弹齐发治未病——方药中(1921年~199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老中医,在统一辨证论治方法和步骤上颇多建树。他提出“治未病”的观点,主要指在治疗已病脏腑的同时,还要治疗与之相关的未病脏腑,并引用经文“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来支持观点,但此语颇为费解。1989年12月方老在授课时打了个比方来解释:“比如你找某个部门办事,但他推着不办,解决不了。这时你可以找他的上级部门告他,让上级来管他;还可以找下边的群众鼓动一番,让他们反过来帮你说话,这样三弹齐发,问题可能就解决了。在这里,某个部门就是‘已病脏腑’,它的上级就是‘己所不胜’之脏,下级就是‘己所胜’之脏,上中下一块儿找,还怕它不解决问题。”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判断西瓜成熟的两种方法——关于中医与西医对疾病认识方面的不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仝小林教授曾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比如判断西瓜是否成熟,西医会用数据来说明,检测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水分的多少;而中医则用近似瓜农的方法,看看颜色、形状,掂掂分量,拍一拍,听听声音,同样可以做出正确判断。这个比喻确实精彩,把中西医认识疾病的不同角度揭示出来。
  西医主要借助于现代科学的理化检测手段,观察致病因子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长于对人体生命线性现象的定量化描述,用数据说话,因而显得精确,此即微观辩证,是西医的优势。中医则以感官为主,重在人体功能和非线性现象的定性化把握,整体观念是其强项,此即宏观辩证,是中医的传统优势。二者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微观辩证过于看重局部结构的变化,对整体及脏腑之间的联系则重视不足;宏观辩证侧重功能与整体的病变,对局部结构的变化则认识不够。二者有点类似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所宗,可谓双峰并峙。
  营养成分与吃饭——有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即使治好了病也讲不出道理。方药中教授对此有过一番议论。他说,中医是从宏观、动态的角度来认识和总结疾病规律,从整体和局部、正与邪的关系全面处理疾病以维持和恢复人体的自调能力,虽说其中的道理尚未被科学阐明,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就如同吃饭一样,尽管我们对饮食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已经认识了许多,分子式写得出,若干合成、提取的方法也已经找到,但是毕竟还有不少未知的东西。即使搞清楚了,也还是代替不了吃饭。我们更不能因为还有些搞不清的就不吃饭了。
  确实,就是有一天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全部搞清了,也不能就吃合成、提取的各种营养成分,还是不能代替吃饭,一个比喻就将中医存在的意义说明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巧释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