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15 14:40:16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九三卷)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三卷)  2007/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我们接著看第二十三甘露光。我们将经文念一段:
  【又放光名施甘露。此光开悟一切众。令舍一切放逸行。具足修习诸功德。说有为法非安隐。无量苦恼悉充遍。恒乐称扬寂灭乐。是故得成此光明。】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慈悲喜舍,甘露光是属於舍,有二首颂八句偈。清凉说:「令成大舍,舍除放逸,众惑之根」。经上讲的『放逸』,范围非常之广;慈悲喜舍,如果有前面三种,后面没有舍,那是有漏的福报,纵然是人天福报也不能离开欲界天。这个地方所说的是天人所修的,还不是我们人间。
  欲界天人,欲界有六层天,修上品十善,再修四无量心,他的果报才能够到空居天。欲界有空居天,不是住在地面上;住在地面上只到忉利天,忉利天上去就是空居天,不在地面上。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四层天人,不但是具足上品十善,而且还要修禅定;禅定修得不到位,功夫不够,在这四层天里面。如果禅定修成功,他就离开欲界,他到色界,就是禅定修成功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往上面去有四空天,合起来称之为四禅八定。四禅八定里面,我们凡夫来讲,那都是圣人,世间圣人,这要知道。他有没有修舍?当然,他是要修舍。修舍,舍受,这要注意到,他的分别执著没有断,我们一般讲,没有真的放下,只是在禅定功深,分别执著暂时不起作用,佛家称为定共戒,四禅八定里头定共戒。可是他一出定,烦恼习气又现行,这种受就叫舍受。如果要是断了,那就叫三昧,就不叫舍受,三昧是出世法,超越六道轮回。
  由此可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修不执著。不执著是有层次的,一定是先伏住,伏住久了,久了还不行,必须要从定开慧,慧才能断,定只能伏,这个诸位必须知道。四禅八定伏烦恼,没断,没有转烦恼。到九次第定,阿罗汉所修的,比第八定,第八定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人,比他还要高一级,出了三界。出了三界,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去,六道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合起来称十法界,他在那里提升。所以从阿罗汉往上去,定开慧了。这个慧我们常讲小悟、大悟,小悟没出六道,大悟出六道。在四圣法界不是彻悟,大彻大悟那就出十法界,这一定要知道,大彻大悟出十法界。
  出十法界到哪里去?到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极乐世界也是一真法界。不过极乐世界很特殊,跟一切诸佛刹土不一样。譬如我们今天在此地所说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刹土,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华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这我们要知道。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是破了无明,我们《华严经》上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执著就是大乘教里常讲的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妄想就是无明烦恼。教下常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就是宗门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这是真佛,这不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诸位要晓得,十法界里面的佛是方便有余土里面的佛,佛门有个名词叫藏头佛,天台家讲的。天台讲四教,藏通别圆,就是藏教的佛,藏教佛没见性。换句话讲,差一点点,在这个见性未见要见的边缘上,他再提升一层,无明就断了,那就入一真法界。
  无明是什么?我们总得要搞清楚,就是起心动念,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心动念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无意的,有意无意之间,它自然会起心动念。见性之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了,诸位想想,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分别执著!分别从哪里来的?分别从起心动念来的。执著从哪里来的?执著从分别来的,你不分别,哪来的执著!起心动念从哪里来的?经教里面常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妄想。诸位要知道,此地讲的妄想确实没有想,真的只有妄,妄为什么加个想?因为那一念妄,接著他就有分别、就有执著,分别执著是想,所以它是连到的,速度太快了。确实是亿亿亿分之一秒,绝对不是《仁王经》上所讲的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那个太慢了!真的给你讲是亿亿亿分之一秒,太快了。这是事实真相,说妄想没错。
  妄想非常难断。有没有断的?有,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给我们示现的就是断。你看他的示现很有启发性,那是做给我们看的。我们一般人喜欢研究学习,世俗里面讲求学、好学。释迦牟尼佛好学,从十九岁出去求学,印度宗教学术界的大师们,他统统去参访过,跟他们学习,学习了十二年,再没地方学了;在印度境内,他再找不到地方去学习。结果不究竟。怎么不究竟?至少有三个问题不能解决。佛发心出来求学修道为的是什么?这要知道。为的他做太子的时候出去游玩,看到生老病死,求学的目的就是想解决生老病死。十二年的学习,他也修四禅八定,当然修成功。定中的境界突破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换句话说,他在定中,他能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去参观,去游览;下面,他可以到阿鼻地狱。可是这六道清楚、明白了,现量境界,不是理想,不是推论,他真接触到了。
  这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没有人能解答。你们诸位想想,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何以有这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十二年的求学没法子解决他的疑惑,他才到恒河边上找一棵大树,以后我们叫它做菩提树,在树下打坐,把十二年所学的彻底放下。这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一放下叫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做给我们看。见性之后,这问题解决了,六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外面怎么样,《华严经》上给我们讲得透彻,讲得明了,说明什么?说明放下就是!这是他给我们做的示现。
  我们要求智慧,我们要求德行,我们要求技能,我们要求福报,身外没有,要从心内去求。所以佛法叫内学。佛经称内典,向内求,不向外求。可是我们依旧有疑惑,内在哪里?在中国又出现了一尊佛,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给我们做了一个示现,这尊佛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惠能大师的示现,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也没有参过学。听人家念经,他听了之后很有味道,有些悟处,去跟人家讨论经里面的意思,他体会的对不对。别人听了他的话,感到非常惊讶,不敢给他印证,介绍他到黄梅,你去参五祖,五祖可以帮助你印证。这个故事在《坛经》里面,诸位都很清楚。
  他到黄梅去,在厨房里面工作了八个月,做义工。厨房的旁边是工作坊,舂米破柴,他干这个活。干了八个月,五祖忍和尚把衣钵就传给他。什么原因?他彻底放下了。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半夜,不让别人看见。什么原因?你要晓得,同行相忌,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的人,可是他灵性高,一般人瞧不起他,五祖把衣钵传给他,谁都不服。所以只好避开大众,半夜三更来传法,给他讲《金刚经》大意。当然不能细讲,我们估计五祖跟他说法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说了五句话,那就是他彻悟的报告,他的境界。这五句话比他那首偈子重要多了,他那首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个时候悟了,没彻,没看到见性。这次他说了,也是说了五句话,真的,他见性了。这五句话就是我们自己的自性,这要知道,他悟了,我们迷了。
  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心不清净,惠能大师给我们说出来了,本自清净,现在是不是清净?是清净。我们清净心为什么现不起来?那就是你有烦恼、你有妄想、你有执著,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障碍你清净心,这个障碍是假的,不是真的。诸位一定要明了,妄想分别执著是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概念,是个错误的抽象概念,是个虚妄的抽象概念。但是这个抽象概念你要不放下,它起作用,起什么作用?把你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障碍了,不能现前。德行障碍了,才艺障碍了,福报也障碍了,你的性德统统显不出来,你说这个麻烦多大。
  印度所有宗教,修行终极的目标都是希望证得大般涅盘,大般涅盘是不生不灭。你看六祖第二句话所说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原来是现成的般涅盘。何期自性是没有想到,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心本来清净,本不生灭。第三句说得好,也重要,「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里头全有,一点都没缺,你有如来的智慧,你有如来的德能,你有如来的相好。第四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禅定,就是三昧。最后一句说「能生万法」,宇宙从哪来的?宇宙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宇宙跟你什么关系?关系太密切!心是能现能变,宇宙万有是你所现所变,能所不二。六祖这五句把性德圆圆满满的说出来,只有二十个字,讲得清楚明白。要知道那是我们自己的自性,自性完全相同,没有两样。释迦、能大师证得了,为什么证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们为什么没有法子证得?我们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在此地。
  此地讲的「放逸」,放逸里面包括的是一切烦恼习气,也就是包括妄想分别执著,用一句话来说,关键是你能不能放下。这桩事情说得容易,要做到可不容易。可是你做不到,做不到,你这一生学佛不得受用,不能解决问题。什么问题?六道生死轮回的问题你不能解决。六道生死轮回怎么来的?佛告诉我们,这是在印度所有宗教学术里都没有办法解答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解答了。六道里面的业因,你看十二因缘里面所讲的,第一个讲「无明」,那个无明不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是妄想,那是讲枝末无明,枝末无明是什么?是执著。换句话说,有执著就有轮回,没有执著就没有轮回。你真的能够把对世间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不再执著了,那就恭喜你,你超越六道,你证阿罗汉果。
  阿罗汉叫小果,为什么?正觉,他成正觉了。正觉上面有正等正觉,是菩萨;有无上正等正觉,是佛陀,所以他叫小果。不错了,如果发心往生到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他不是凡圣同居土,他是方便有余土。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个人生到极乐世界统统是方便有余土,品位不一样。如果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往生到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里面的上辈上生,菩萨是上辈中生,缘觉(就是辟支佛)大概是中辈中生,阿罗汉是下三辈的,他还到不了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要把妄想放下,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到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这要知道。
  我们这一生当中要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有没有分?在理上讲人人都有分。善导大师讲得好,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可见得缘太重要了。诸位同学想想,学净土的同学能把净土里面的理、事、境界搞得清楚明白的人,不多!他没搞明白,品位就低;他要搞清楚、搞明白,品位自然就上升。善导说得好!善导许多人都知道,连日本、韩国都晓得,他是阿弥陀佛应化再来的。善导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这还能不信吗?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希望。因为在他老人家之前,古大德,后汉、魏晋的时代,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一般人总是认为上辈往生是菩萨,中辈是罗汉,辟支佛,凡夫只能在下辈,就是凡圣同居土。善导大师把它修正了,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是平等法界。
  那我们要学,今天讲到舍,这很重要,先舍什么?在佛法里面,我们知道佛法里有根本法,你必须要学的,就好像盖大楼,盖一百层的高楼,最重要的是什么?地基,地基要没有打好,这楼盖不成。佛法的地基是什么?十善业道。十善的反面是十恶,你要是把十恶舍掉,你就有基础,你就能修了。如果十恶没有舍掉,佛法你没入门;换句话说,欲界天你都没有分!修得再好,人间的福报,不是人天,天没分,人间的福报,阿修罗、罗刹的福报,饿鬼、畜生道的福报,你出离不了这个范围。很重要,很重要!
  所以你要放下杀生,决定不恼害众生,我没有杀他,但是他会因我而生烦恼,这是属於杀业里面的一分,那叫恼害众生。害是杀害,你叫他生烦恼。所以要记住,「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众生看到我、听到我就生烦恼,这个不好,是我们自己修得不好。如果修得好的话,一切众生见到、听到、接触到,都生欢喜心,那就对了。所以要放下自己一切不善的习气,把十善业道修好,不能有这个念头,不可以有这个言语,不可以有这种行为。
  要把偷盗舍掉。偷盗里面讲得微细的,占别人一点小便宜,那是盗心,不清净,占一点小便宜是盗心,在微细的地方讲,还有占便宜的心,念头。譬如在家学佛的同学做生意买卖,要向政府纳税,他走一些法律的漏洞,怎么样能少缴一点税?这个念头、这个行为就是盗心,你看多微细。有人有个错误观念:我要不是这样斤斤计较,我赚不到钱!这个念头错了,你能不能赚到钱是你命里有的,命里有财富,你不需要计较,财源滚滚而来;命里没有的,你计较也没用处。
  所以想尽方法好像是少缴一点税,我自己多赚一点钱,实际上,你所赚的命里头有的。因为你的心行不善,想少缴一点税,把你命里面的福报打折扣了,你命里该有一百亿,因为你的心不善,你这一生只能赚到八十亿,你看两折没有了,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念头,亏折了。你要是欢喜纳税,欢喜布施,你命里一百亿可能变成二百亿,为什么?财富是从财布施来的,给国家纳税也是布施。了解事实真相,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你会很欢喜的去做,很放心的去做,决定没有疑惑,你会把所有财富全部拿去做。
  中国人拜的财神他就是这个做法,他赚得的时候,布施、施舍一分都不留。财神是谁?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中兴,大功告成就功成身退,他懂得这个道理。跟他一样替勾践办事的一个大臣文种就不懂,就不知道功成身退,最后被勾践赐死,让他自蔱了。范蠡聪明,改姓名,带著西施去做生意买卖,二、三年聚集大财富。他散财救济贫苦,统统散掉了,再从小生意做起,做几年又发了。历史上记载是三聚三散,命里有,散都散不掉,你一散它马上又来了;你要是不散的话,你的财富就那么多,它也不会增长,可是愈散愈多,再来的时候,好像又加了利息。了解事实真相,佛法讲「诸法实相」,你了解之后,你会好欢喜的去做,没有一丝毫忧虑,什么顾虑都没有,你会做得很快乐,而且真的果报就速至,愈做愈多!愈多愈做,决定不要留。这是什么?这是属於因果上的事情,自性清净心里面一切具足。所以盗的心要舍,不但我们是没有偷盗的行为,念头不可以有。
  底下邪淫,因为十善业道是佛法的基础法,在家出家统统要学的。出家是不淫欲,在家是不邪淫,这是身三业。口有四业,所以口造业最容易,佛给我们定的四条,妄语要舍;两舌就是挑拨是非,要舍,这个造的业很大!绮语,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恶口,说话很粗鲁。口有四种,要舍,要放下。意有三种,不贪、不瞋、不痴,所以贪瞋痴要放下,要舍掉,这都是放逸行。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15 14:42:21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九三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三卷)  2007/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3》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人能把十善业做到,你有了根,有了基础,盖房子你地基打好了。你看佛在《十善业道经》上,《十善业道经》不长,佛前后两次给我们宣说,说明十善业道是人天法,中品十善得人身,上品十善生欲界天,人天法。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萨法,乃至无上菩提,都是以这个为根本。所以有同学问我,问我学佛跟佛学,学儒跟儒学,我举了个比喻让大家好懂。《十善业道经》的分量你不要看轻,它的分量跟全部《大藏经》是相等的。如果我们拿个天平来秤一秤看,这边放的是《大藏经》,那边放的是《十善业道经》,它两个重量是平等的,你就知道这个经的重要性。像盖一百层的大楼,它是地基,你看这个地基跟一百层大楼是不是平等的?没有这个地基决定盖不成。你怎么可以轻视,你轻视它,什么都不能成就。
  佛将它在净业三福里面摆在第一条,净业三福好像是三层楼,这是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第二层是什么?第二层三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没有十善业道,三皈五戒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以为你受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佑你?受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的守护你?佛经上这些话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是什么?那个人他具足十善业道,他受三皈五戒就有这些护法神拥护他。如果他十善业道都没有,他受了三皈五戒,护法神看到笑笑,假的、冒充的,不是真的。这你要懂。那谁来拥护你?给诸位说,魔来拥护你,这是真的,妖魔鬼怪来拥护你,最后妖魔鬼怪都把你带到三途去了。
  所以十恶要舍,十恶是放逸行。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细、说得好,他除了给我们讲十恶要舍,还讲了八邪,都不能有!八邪是邪见、邪思、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语。见是见解,思是思想,八邪里面,这两条是根本,就是说你的思想错了,你的见解错了。什么样的思想见解?十善业道,这是教初入门的,这是小小戒,小小戒可以舍,不必讲究。这个观念可不得了,这个观念把你一生的道业全毁掉了。好像盖一百层大楼好,地基没有关系,有没有无所谓,就这个意思。你说这个见解多么可怕。
  因为思想见解错了,他的言语就错了,有意无意就误导众生,误导众生要背因果责任。你对事实真相没有了解清楚,你就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天天在造业,以为自己天天在做功德。这个事情不在於别人在自己,别人做不做是他的事情,各人因果各人负责,最重要的是检点自己。而人确实只见别人过,不见自己过,这个人是凡夫。如果倒过来说,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这个人是圣人。凡圣差别就在此地。
  我们应该怎么修法?人入了中年,虽有过失,别人都不讲,不愿意得罪你。我们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对於学生,四十岁以上的,决定不说他的过失。说在什么时候说?讲经的时候说,绝对不点名,不指哪一个。讲经,经上这么讲的,佛在教训人,那在你自己听了,你自己去领悟,绝对不说。四十岁以下的,我跟他的时候,我三十一岁,他老人家七十岁,所以我们的年龄跟他相差三十多岁,将近四十岁,我们是孙子一辈,还教训。同学当中有年岁比我大个十岁以上的,李老师很客气,绝对不说。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习,老师不但是教导我们,给我们做示范。你说他过失,他欢喜,他感谢,这种人要说。老师跟我讲的,要看到他的过失不说,对不起他,为什么?他能改过。说他过失,他还要强词夺理,不愿意接受,决定不能说。我们跟李老师十年了,看他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学会这一点。
  现在这个世间,闻过则喜的人太少,几乎就是没有看见过。同参道友,好朋友,我们同辈分的,也是讲经法师,我听他讲经,讲完之后,他给我打招呼,很客气的跟我说:我讲的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你要批评。我才想讲的时候,他脸就变色了,我赶快恭惟恭惟几句,不再说了。不简单!所以不能接受批评,很难有进步;欢喜接受批评,批评明明错了,错了也接受,也欢喜,也没有辩别,就有人敢跟你说。对的,我接受,错的时候我要辩论,以后没人敢跟你说。这要量大!历代帝王当中,我们看到唐太宗,唐太宗是一个非常乐意接受批评的,批评错了,他也欢喜接受。他真遇到过这个事情,在我想不止一次,跟在他周边的人都说他的批评是错误的,跟他那样说,唐太宗笑笑,告诉这些大臣们:我知道他批评错误,很好,如果我要拒绝了他,以后还有谁敢在我面前说话。大家听了就服了,错误的批评都欢喜接受。所以这是一代的明君,贞观之治,那不是容易得来的。
  邪命,这个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生活方式。佛陀在世,生活方式是托钵,如果不是托钵,你自己去经营,统统叫邪命。这一条在我们现在,我们的解释一定要适合於现前生活方式,那应该是怎么做?节俭。佛陀在世日中一食,我们早晚还要吃东西要生惭愧心,这是什么?我们的体力比不上古人,古人心清净,饮食是能量的补充,这个道理我们懂。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妄念少的人,他的能量消耗自然就少,补充少就够了,所以他一天一餐足够了,一丝毫不影响,没有妄念。妄念多,那又不能不补充,你不补充,你身体受不了。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你没办法修道。所以在中国的禅堂,禅堂要坐香,坐香怎么样?吃饱了不行,吃饱了会打妄想,妄念很多;饿了也不行,饿了肚子慌,他也不能坐。所以禅堂里面少吃多餐,不但三餐,到时候都有点心。那就是每个道场的规矩不一样,他没有破戒,他也没有犯斋,完全看自己身体的需要,用功环境上的需要,要懂得它精神之所在、用意之所在。不能完全照学,完全照学不行,行不通,这是讲求要通权达变,圆融无碍。这是讲生活方式。
  说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的自然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我们听到科学的报告,从今而后,世界上各个地方气候冷热无常,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对於健康,对於动植物的生存都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的突变,科学家在研究,他们从物理的现象上著手;佛法也讲求,佛法是从心理上来观察,佛法讲的宇宙万物是自性里面变现的。能大师开悟之后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自性变现的。换句话说,人心善,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不善;人心不善,它就失常、就反常。我们懂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太深了。这个地区人善,这个地区就少灾少难。所以佛教人遇到灾难的时候,要反省,要修忏悔法,忏除业障,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样确实能改变环境。
  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用科学给我们证明,宇宙间所有的万物、现象,我们讲的是矿物不是生物,石头、泥沙、山河大地都懂得人的意思。他用水实验,水是矿物,发现水能看、水能听,水懂人的意思。我们以善意对它,它的反应结晶非常美;用恶意对它,它反应的结晶很丑陋。说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是活的,不是死的,现在所讲的有机体。它没有精神的现象,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佛法讲得好,法性所变的,它的体是法性,法性有见闻觉知,法性有色声香味。就如同金跟金器一样,我们把金比作法性,器比作法相,比作森罗万象。你用黄金做个镯子,镯子的体是金;你做个项炼,项炼的体是金,样子不一样,体相同。整个万法,体就是法性,包括虚空的体,虚空也有体,体是什么?法性。法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它能变现精神、物质,所以体相同。
  因此,我们的善念恶念能改变环境,头一个,善念恶念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容貌,改变自己的体质。你欢喜的时候,你的容貌每个人看到都欢喜;你发脾气,就是发怒的时候,每个人看到你面孔都害怕,都赶紧回避。这就说明什么?你心里面有喜怒哀乐的时候,面貌不一样。如何能保持常生欢喜心,像菩萨一样!如何能保持著本性本善。可见得本善是真的,本觉是真的;不善不觉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让我们回归自性,回归本善本觉,就如此而已。佛法里面讲本善,它讲十个,十善;儒家只讲一个,「人之初,性本善」。佛法讲十个,本善有十条,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真的是能生万法。
  八邪里面还要注意的,邪方便,为什么?学佛的同修都知道,什么是佛法?古大德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换句话说,佛法就是慈悲方便。慈悲是本,慈悲怎样表现?那就是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要用现代化来说,诸位好懂,就是最妥当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叫方便。最好的、最妥当的、最适合的,就没有一定,所以它因时、因事、因处而不同,活活泼泼,用得恰好,能叫对方、能叫大众得真实利益,这叫方便。在经典里面,方便上面往往加了两个字,叫「善巧」,善是好,一点邪恶没有,巧是巧妙,怎么会做得这么好!做的什么?就是慈悲。慈悲必须有善巧方便才落实,我们今天讲活学活用,活活泼泼,这是真的智慧。没有智慧做不到,智慧没有开,这个方便就没法子,就做不到。智慧开了才真正有善巧、有方便。就是把邪要放下。
  末后,我们自性里面还有一些不善的意念,这个东西是从邪恶里面延伸出来的。六祖举了很多例子,这个例子举不完!所谓是举一反三,我们看到这个例子,自己就要懂得,从邪恶里头延伸出来的一切不善统统要舍。这不是小事,头一个就是不善的念头,那就包括得很广。要知道,我们的心性纯净纯善,《十善业道经》一开头,佛就给龙王讲,龙王是代表我们的,佛为什么用龙?龙善於变化,龙蛇都是代表变化多端,我们这个世间人妄想纷飞,变化多端,佛用龙来表法。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恶道苦」,这很了不起!一切恶道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凡是相对,上面看下面就是恶道,饿鬼看地狱,地狱是恶道,饿鬼是善道;畜生看饿鬼,畜生是善道,饿鬼是恶道;人看畜生,人是善道,畜生是恶道;天看人,人是恶道,天是善道;忉利天看四王天,四王天是恶道,忉利天是善道;夜摩天看忉利天,忉利天是恶道。上面看下面,兜率看夜摩,夜摩天是恶道;菩萨看阿罗汉,阿罗汉是恶道;佛看菩萨,菩萨是恶道。
  一切恶道苦!这个法子就太妙,这个法是什么法?这个法就是十善业道。所以十善业道修圆满了,究竟圆满,那就是无上菩提,你说这多重要,这怎么能够疏忽!所以真的学佛,没有别的,要把这个统统断掉。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提醒自己,不善的念头不能有,邪迷的念头不能有,劫害的念头不能有。劫是什么?夺取,你夺取别人的,你一定有伤害别人,夺取别人的财物,夺取别人的名誉,范围多!不可以有这个念头,儒家君子都懂得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恶毒嫉妒心,这也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习气,看到别人比我们好,这心就放不下了。有这个念头,自己在道业上就一落千丈,这要知道。不但果你不能证,你也没法子开悟。为什么?开悟要禅定,禅定就是清净心,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悟了。无论是小悟、大悟都需要清净心,没有清净心,哪有悟处!所以这个事情要真干。为什么我们这些习气舍不掉?归根结柢,佛法里面所讲的你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看破,你搞的全是假的。
  我曾经答覆一个学儒的同学,他研究四书,好事情;可是他家不和,夫妻离婚,小孩跟他对立。四书研究得不错,讲得头头是道,所以我跟他讲:你是搞儒学,你没有学儒。他听不懂,他说怎么我是没有学儒?我说第一个,你现前齐家没做到,齐家是家和,你家不和,这摆在面前,他能接受。为什么齐家你没做到?肯定你修身没做到。为什么修身没做到?你心不正。为什么心不正?你意不诚,你往上推。为什么意不诚?你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你物欲没放下。
  儒家学问从「格物致知」开始,格物,格就是革除,我们佛法讲放下;物是欲望,物欲,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个东西你要放下。你放下之后,智慧就开了,开智慧是致知,你的智慧是被物欲障碍住了。你在经教里学不到,经教里面是别人的智慧,不是你的,你讲别人的,你自己没有;必须你自己的智慧透出来,才管用,别人不管用。读孔子书是孔子的智慧,与你不相干;读释迦的书是佛的智慧,与你也不相干,你不起作用,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你一定是从格物,放下物欲,智慧现前,你的意就诚了。「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天下平」,你看,讲得多有道理,你没做到,第一个没做到,后头全没有!怎么做法?《弟子规》。所以我告诉他,《弟子规》的分量跟《四库全书》平等的,《四库全书》那个分量了不起,放在天平上秤秤,一样重。这是什么?中国传统的学说,儒家所有的这些学问,全部落实在《弟子规》;没有《弟子规》,它全落空。道理在此地,你不能不懂。
  佛,佛比儒高,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连雍正皇帝都承认的。佛跟儒道的关系非常密切,密切到什么程度?释迦牟尼佛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一句话,「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教学有次第的,中国从唐朝中叶以后不学小乘,所以俱舍宗、成实宗变成历史的名词,宋以后这两个宗就没有了。中国为什么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不学小乘,就学大乘?它有道理,中国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都是用儒跟道做基础,这个关系多密切。这有根源,不是随便说的。净业三福头一条就讲得清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儒做得好!「慈心不杀」,道做得好!道讲因果。我们这才把三个根找到,儒的根,《弟子规》,根就是根本、基础;道的根,《太上感应篇》;佛的根,十善业道。这三样东西都很小,如果印成一本,也是薄薄的一册。这三样东西就是把儒释道三家全部的经典,我的说法,等量齐观。从哪里学?从这三样东西学,可以自度,可以度人。这三个根本没有的话,假的,不是真的。说得天花乱坠,著作等身,没用,你解决不了你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说,你的妄想分别执著丝毫都放不下,你怎么会有成就!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又放光名施甘露』,施甘露,施是布施,甘露是什么?给诸位说,真正的甘露就是十善业道、感应篇、弟子规。你学了这个东西,立刻就管用。甘露是天人的饮料,忉利天上最好的饮料,所谓不死的药。我们想想,这三样东西如果普遍能够在这个世间落实,真的,我们这个世界起死回生。有人问,这三样东西以后怎么办?以后再深入经藏,你有基础,好像打地基,地基打好怎么?盖房子,往上盖,没有地基就不行。要盖多少层的楼,要盖什么式样的楼房都没有问题。所以你只要有这三个根,无论是学儒、学佛、学道,你都会有成就,有大成就!你要是把这三样东西丢掉,你什么成就都没有,你一生都白搞了。纵然你会说,说得天花乱坠,著作等身,也是虚名而已,为什么?你没法子了生死,就像从前李老师常说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你还是怎么轮回,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一生所做的不是真实的功德,假的,这就是你没有基础。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15 14:43:21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九三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三卷)  2007/7/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3》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所以舍,古注里面讲,把你上面所讲的布施,这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是与乐,悲是拔苦,都要用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喜是欢喜,看到别人离苦得乐,没有嫉妒,生欢喜心。舍是什么?把上面这三种心舍掉,不再执著了,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三轮体空,断恶修善。如果没有放下执著,世间善法,你在六道里面受果报。断恶修善,没有分别执著,出世大法,那叫功德,能帮助你了生死脱轮回。施舍帮助别人,不要附带任何条件,只看到人真的有这个需要,就要全心全力去做。真正要想功夫得力,道业天天向上提升,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六祖能大师所讲的,常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这很重要!这个话是真的,很少人懂得。菩萨明白,罗汉明白,真正修行人明白,参透了。他人造作的罪业过失,我看到了,我应该怎么想法?他是菩萨,他是我真正的善友,他在这里表演给我看,让我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他是我的善知识。不见他人过;回过头来反省,见自己过,我有没有他那个样子。
  你这样修行,十大愿王头一条,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你才真正能落实。为什么?造作一切恶业的人,你都会对他恭敬,他来度我的,他来度世间所有众生的。那个众生迷惑颠倒,他没有看出来,他不知道,还说他有过失。那么我知道的时候,我也来做表演,表演给没有觉悟的人看,没有觉悟的人他迷惑颠倒,他看了之后再批评,造作恶业。明白的人不会干这个事情。所以善人是善人,恶人也是善人。赞叹我的人是善人,也不一定是真的,也有赞叹里面含有不善的意念,善与不善不在外面,在自己。自己有智慧,没有一样不是善的,善人是赞叹是善人、毁谤也是善人,帮助你的人是善人、障碍你的人也是善人。你在这个境界里成就佛法,成就慈悲,成就无量的善巧方便。所以中国古圣讲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一切障难,障难不在外面,人事环境里没有障难,物质环境里也没有障难,障难决定发生在自己,自己痴迷、颠倒造成的障难。
  如何能够化解一切障难?戒定慧三学,就全都化解了。要知道,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是根本戒,根本的根本,从这个根本上建立三皈五戒,你看净业三福第二条才讲,「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五戒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换句话说,这个基础没有,三皈五戒也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也可以传授,叫你生生欢喜心,不是真的。我们大家对你很赞叹,你受了三皈五戒,你要知道,佛菩萨不承认,护法神不承认。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从第一福做起,「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三个根,你才真正知道这三个根是多么重要。
  我们同参道友在一起修行,你就会很重视,你就不敢疏忽了。大经大论差一点没关系,为什么?空中楼阁,没地基,空中楼阁。先把基础站稳,然后盖一层就是一层,盖二层就是二层,踏踏实实向上提升。我们今天看到全世界佛门当中,大家都是把这个根疏忽了。社会上也是如此,所以说父不父、子不子。在我们佛门里,师父不像师父,徒弟不像徒弟,信众不像信众,佛教所以衰到这个程度。从哪里救起?从自己救起,不能从外头,反求诸己就成功了。别人做不到,我把这三个根做到,我能够舍弃一切不善,成就一切善法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17 13:59:28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七九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