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摘自《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为言者,盖因众人之所见,而取以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问须菩提宁为多不者,盖使须菩提先省悟此沙已不胜其多矣。然后为下文之说也。宁字,儒家训岂如此,乃译师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须深考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李文会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一沙即为一河,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川禅师云﹞前三三,后三三。颂曰:一二三四数河沙,沙等恒河数更多,算尽目前无一法,方能静处萨婆诃。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肇法师曰﹞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三有谓三界,三界不离于有,故谓之三有),持经福净,超升彼岸,是故胜也。
﹝疏钞云﹞佛重显无为福胜有为福也。圆觉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真如涅槃。如此之理,岂不是以经四句偈,何故?圆觉者,妙性也。因圆觉妙性,流出一切真如之法,涅槃之理,不生灭之道,从此而出,亦同第八分之妙义也。如是解者,受持无废,自利利他,普与有情,咸达其道,而此福者,即无为福也。其福胜前恒河沙珍宝布施之福,所以题号无为福胜之分。
﹝王日休曰﹞佛再呼须菩提言:「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受其义理而持守之,乃至以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则已不为恶业所缚,而可以悟明真性,而人亦得闻此至理,而有悟明真性之渐,久而善根皆熟,可以脱离轮回,永超生死,则万劫无有尽期,故其福德胜于彼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布施,无量无数也。佛尝言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不出欲界,法施能出三界,此法施之福,胜于彼无量无数,不足怪也。
﹝陈雄曰﹞七宝虽多,不过人间有限之物布施,以此但受人间有限之福,较之经中一偈,悟之者生天,岂不相去万里耶?三昧经云:若复有人持以满城金银而以布施,不如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今有善男女非特受持,即自见性,又且解说,教人见性,则彼此生天,成无上道,回视七宝之福为不足道,故有胜前云。华严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是则解说之功,又孰有大于此者。
﹝颜丙曰﹞将七宝满世界布施,得福多多,属在有漏,未免穷尽,不如于此经中受持自己四句,更能展转教人,皆得入佛知见,此福德历劫长存,故胜前著相福德。
﹝李文会曰﹞甚多世尊者,谓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受持四句偈者,川禅师解注甚是详明,载在应化非真分中。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若能说此大乘经义,化导众生,了悟住无所住心,得无所得法,当知受持此经,无为功德,胜前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有为之福德也。
﹝智者禅师颂曰﹞恒河数甚多,沙数更难量,举沙齐七宝,能持布施浆,有相皆为幻,徒言智慧强,若论四句偈,此福未为长。
﹝川禅师曰﹞真[金+俞]不换金。颂曰:入海算沙徒费力,区区未免走埃尘,争如运出家中宝,枯木生花别是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