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二六卷)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二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26
请看经本,月天子长行第三句:
【众妙净光天子。得了知一切众生心海种种攀缘转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示我们,众生的藏识,就叫做心海。由此可知,这个心海,就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五十一个心所。心所,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心理的作用。心理作用非常复杂,佛为说法方便起见将它归纳,归纳为五十一大类。我们要晓得,这是五十一个类别,每一个类别里面复杂的状况绝对不是我们能够想像到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由此可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多么复杂。而这种复杂的现象是所变变出来的,能变是什么?能变就是此地讲的『众生心海』,也就是佛经上常讲的藏识,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无量无边,它会现行,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种种攀缘转』,这一句重要的是在「转」,转,说的是前七识,八识是藏识,前面七识叫「前七转识」,这就叫做「攀缘转」。转是流转的意思,转是变化的意思,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所以说唯识所变。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都非常复杂,所以世出世间都把它立许许多多的名号。为了交换意见容易起见,所以建立许多名号、许多称呼,但是不但名号是假立的,就是形相也不是真实的,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我们,不要执著名字相,不要执著言说相,让你从言说、名字,你能体会它的真实义,就对了。所谓是「得义忘言」,言跟名字你就不再执著,不再分别它了,你真正体会到它的意思。义是真理,义是事实真相,这个我们要晓得。
藏识是阿赖耶识,相宗里常说「半真半妄,真妄和合」。为什么?体,它就是本性,所以它是真的。玄奘大师称为第九识,庵摩罗识,那就是真如自性。自性这上面起了无明,就叫藏识,所以它是真妄和合。如果真的这一分起作用,他就是佛菩萨;妄的这一分起作用,他就是凡夫,真妄在觉迷。所以凡夫不能不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我们藏识里面觉的那一分起作用了,不接受佛菩萨教诲,起作用是迷的那一分,这里面差别太大太大了,我们一定要晓得。除了佛菩萨以外,世间的圣贤,实在说,都不究竟。这决定不是佛法自己夸大,自以为是,我们如果这样想,那就是侮蔑诸佛菩萨。究竟不究竟的标准在哪里?你还有没有烦恼,标准在这个地方,这个标准非常公道。世间圣贤如果还有我执,这就不行了。佛法的标准是破我执,《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这个为标准。「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离什么一切相?就是离这四相。四相第一个是我相,无我,有我就有私心,有我就有成见,就会有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我以为怎样怎样,这是迷,这不是觉。觉了的人,决定没有说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没有!所以觉悟的人无我,没有觉悟的人有我,标准是这么建立的。
世间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都执著一个「我」,古今中外世间的大圣大贤也没有把我忘掉,在六道里面也有不住的升沉。怎么样往上升?为别人的念头多,为自己的念头少,就往上升,就作天人;为自己的念头多,为别人的念头少,就往下坠落。地狱是最下面,百分之百的自私自利,这堕地狱。非想非非想处天最高了,大梵天、摩醯首罗天最高了,百分之百的为众生,但是「我」没有忘记,我为众生。如果把我忘掉,他的问题就解决,六道没有了,就到四圣法界,他就成缘觉、声闻、菩萨,作佛去了。这问题是有没有个「我」,我为一切众生,「我」没忘记;我百分之百的为一切众生,还是六道里面的福报,大福报。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所以世出世间圣贤的标准是这样子建立的,丝毫都没有勉强。我执破了,还有法执。经上常说,「我执虽亡,法执犹存」,这是四圣法界。法执是什么?分别。我虽然没有了,分别这个念头还有,所以不能出十法界。什么时候分别也没有了,这个人就出十法界,心才真正得到清净平等,才出十法界。所以佛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教我们随缘,不可以攀缘。什么叫攀缘?随顺自己是攀缘。什么叫随缘?随顺众生叫随缘。诸佛菩萨非常擅於恒顺众生,善人,他随顺,恶人,他也随顺;天人,他随顺,饿鬼,他也随顺,地狱,他也随顺。我们看《物犹如此》那个小册子里面,那是讲什么?讲动物,畜生道念佛往生净土的,不少!畜生道往生。
菩萨能够随顺众生,菩萨去投胎,到哪里投胎?猪窝那里投胎,菩萨去作猪去了。为什么去作猪?度那一窝的猪。你看那个猪圈里头,哼啊哈的跟它们讲经说法,度那些猪的。你要度什么样的众生,你第一个条件要跟他现随类身,这就随缘了。现个人身,把猪找来给它说法,它听不懂,它不能接受。度人要现人身,度鬼要现鬼身,随类现身,随机说法,这是随缘,决定不执著佛一定要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不如是!经上我们看到报身如来,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他不现这个身,他现众生同类身。我们今天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要有这个心,要有这个愿,要有这个行。什么行?我们这个世间有许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很接近他、帮助他,你要跟他打成一片,要跟他过同样的生活,他们就欢喜。如果我们要坚持,这个不行,那你就度不了他们,你想帮助他帮不上忙,人家排斥、拒绝。我们要以身作则。
前天我们去拜访锡克教,他们对我们非常礼遇,他们的祭坛,非常神圣的地方,一般人不可以进去的,他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祭坛,我也听说,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在那里诵经。他们的经典几乎全部都是偈颂,所以他们是唱的,配著乐器,在那里演奏,在唱。他们祭坛里面没有神像,供的是什么?经典,他们拜经。我们看经典,两个大箱子放在那个地方,上面用布盖起来,那是他们的经典,他们拜经。后面两个人拿著拂尘把上面的灰尘赶掉,那是照顾这个经的,有专人来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他们的教徒到那边去,一到祭坛,首先去礼拜。我也拜,李木源居士在那里也看到,他们非常欢喜,我们对他尊敬。三宝当中,他们尊重法宝。他们的经典,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他是采取伊斯兰教跟印度教的教义精华,编成新的教典。所以他这个教是从回教跟印度教脱胎出来的,是个新兴的宗教。他们观念当中,伊斯兰教跟印度教没有冲突,是平等的,是可以和睦相处的。我们读了《华严》之后,真的恍然大悟,法法平等,法法都第一。我们学了佛,佛第一,其他都不如我们,我们就学颠倒了。佛也告诉我们,法法第一。所有宗教,每个宗教都第一;不但每个宗教都第一,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每个众生都第一。这是《华严》教义,没有第二的,所以大家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华严》。我们尊重别人第一,别人尊重我们第一。我们自夸第一,你是第二;他那边说:我第一,你第二。有第一、第二就打架,天下就不太平,法身就生病了。所以我们学佛,要掌握佛法里面几个中心的理念,这比什么都重要,根本的根本。
《华严经》上讲一切诸法,我们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一个真心,一个心,一个识。阿赖耶识是一个,转识就不一样,七转识就不一样了。阿赖耶是一个,藏识心海,末那识就不一样了。《楞严经》上佛举的例子好,阿赖耶识像什么?像大海,末那识是什么?末那识是海里起的水泡,一个一个水泡就不相同了。如果觉悟的人,知道所有水泡都是这个大海起的,还是一个;不觉悟的人,每一个水泡对立,就发生矛盾,就有冲突了。《楞严》这个比喻,比喻得好,让我们从这里觉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自我。所以佛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用现代人讲的话,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关系多密切,哪里会有矛盾?哪里会有冲突?各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
经上讲「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现在有许多人,科学家、哲学家在那里研究讨论,世界从哪里来的?太空当中的星系怎么发生的?生命从哪里来?众说纷纭,一直到今天,没有一种学说能叫人心服口服。真正能令人心服口服的,确实是佛经,可惜能读佛经的人太少了。尤其现在佛经最大的障碍是文字,重要的典籍现在都在中文里面、藏文里面,学习中文,还得要学习文言文,你才能直接读佛经;藏文,学的人少了,我很担忧。在早年,我就常常想到,五十年之后,可能藏文在这个世间就会消失掉,到那个时候西藏文变成考古学家的事情,没有人读,没有人懂了。所以藏文典籍,我每一次到中国都谈这个问题,希望有志士仁人赶快把它们翻成中文,才不至於失传。那里面有少数,分量不多,是我们汉文里头没有的,尤其重要,要赶紧把它翻译出来。
「境界风动」,这就说明宇宙人生怎么来的。佛在经上讲「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这么来的,这里头千变万化,境界风动。境缘有人事、有物质,它是个动相,无明本身就是个动相。所以佛家讲,这是现代讲的物理学,物质的根本是四大。说四大,诸位都晓得,「地、水、火、风」,四大是什么意思,知道的人不多。四大是现在科学家讲的基本物质,但是他们所说的是不是佛经上所讲的,还不能确定,但是已经非常接近。譬如科学家讲原子,这已经接近了。原子里面有四个现象:第一个现象,它是个基本的物质,有形相,存在的,佛家称为「地大」,它是一个物质,它存在;第二个现象「火大」,就是它带的有温度;第三「水大」,它带的有湿度。现在科学里不叫温度、不叫湿度,叫带电,阳电就是温度,阴电就是湿度。第四个现象,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所以用「风大」,风是动的。地水火风是讲基本物质的四个现象,叫四大,所有一切的物质都是这个东西组成的。《金刚经》上讲得好,世界是什么?一合相。一,就是讲这个基本的物质,合是组合。世界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个「一」,同一个物质,同一个东西,没有两样东西,组合的,这是一合相。经典里面讲的这些科学原理原则,比现在人讲的还高明,「佛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教你从这里开悟。一合相是缘聚,合是聚;有聚就有散,所以物质不灭,只是聚散而已。我们人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是什么现象?聚散;聚的时候这个身体在,散了的时候这个身体就不在,聚散,你不是生死,没有生死,永远存在。《法华经》上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都是说明这个道理。这不是高度的智慧,看不出来。
所以诸佛菩萨游化在世间,叫游戏神通,他只有一桩事情,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帮助一切众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你真正明了了,你在法界里任何活动得大自在,不会有丝毫的沾染。也就是说,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决定不起贪瞋痴慢,决定不起是非人我,你的心永远是真诚的,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那就是佛华严的生活,是个觉悟的生活。我们今天很不幸,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起心动念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造业!造作这些罪业,招来许许多多不如意的果报,为什么?自性里面,我们讲自性,人家不好懂,我们讲太虚空。太虚空里面基本的物质,它的聚散,它的组合,是谁在那里聚散,谁在那里帮它组合?念头。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头在组合,这属於心理,心理主宰生理,心理主宰我们生活环境。所以心地清净,你的身就清净,你的生活环境就清净;心不清净,你身体就多病,你身不清净,你居住的环境也就不清净,灾变就很多。决定不可以说,所谓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的思想没有关系,那是错了,有密切的关系。佛法里面讲净土,净土怎么现前的?心净现前的,我们常常听讲,心净则佛土净。所以我们要消除这个世间自然的灾难:洪水、地震、风灾、火灾,息灭贪瞋痴慢,外面灾害就没有了。佛告诉我们,洪水从哪里来的?贪心现前的;火灾是瞋恚,风灾是愚痴,地震是不平,心有高下。现在地震多,什么原因?整个社会都竞争,竞争就是地震。一个不服一个,一个要比一个高,可能麻烦就来了。古圣先贤,不论是中国、外国,都教人忍让,没有教人竞争的,忍让是性德。现在人提倡竞争,那麻烦大了。竞争这个理念,在佛法讲是魔的理念,不是佛的理念。这个时代法弱魔强,谁是魔?可能魔是自己,不是别人。自己有竞争的念头,有好胜的念头,有处处抢在别人前面的念头,自己就是魔。魔障,障碍清净心,障碍平等心,障碍真诚心,障碍慈悲心,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全部被障碍住,叫魔障。现在我们外面的境界是大风大浪,我们要知道、要明了。知道之后,修学或者帮助人才契机,契机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否则的话,佛法多,法门无量无边,如果不契机的话,我们就得不到受用,讲得太高太玄,我们做不到。所以佛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现前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契机。
「种种攀缘转」,我们明白了,我们在这里头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转变?我们要向佛菩萨那个地方去攀缘。攀缘是什么?四缘里面的所缘缘,这个关系我们这一生。亲因缘是所有一切众生各个具足,这平等的。阿赖耶识里面十法界的种子我们每一个人统统具足,无二无别。十法界,你想到哪一法界去,关键是你所缘缘,你现在所缘的是哪一种缘。如果你要是缘佛,佛的心是什么?先要把中心抓到,这是佛在经教里面常讲十法界的业因。业因非常复杂,复杂业因里头第一条是什么?你把这个抓住。佛告诉我们,佛法界第一个因素是「平等」,菩萨法界第一个因素是「六度」,辟支佛法界第一个因素是「因缘」,阿罗汉法界第一个因素是「四谛」;六道里面,天道第一个因素是上品十善,人道第一个条件中品十善,修罗道是下品十善,饿鬼道是贪,畜生道是痴,地狱道是瞋恚。这是佛把十法界第一个要紧的因素跟我们说出来了,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与哪一道相应,自己的前途不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可是世间还有一些糊涂人,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还不知道是落在哪个业因里头,很多!如果我们起心动念、生活行为,与平等、与六度相应,你走的是佛道、菩萨道。你不但走出六道,你走出十法界了,你这一生当中当生成就;就跟《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一样,当生成就;你的心是平等,你的行是六度。我们要学,得来不容易!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二六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二六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26》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我们在没有学佛以前,自己想一想,起心动念都与三恶道相应,跟贪瞋痴相应。心是贪瞋痴,言也是贪瞋痴,行为也是贪瞋痴,他不到三恶道,谁到三恶道?三恶道是这么走进去的!这个道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我们就晓得四缘生法,我们所缘缘应该缘哪一种。我们的信心是从亲因缘那里建立的,佛告诉我们,亲因缘是一切众生统统具足,十法界的业习种子各个人具足,我们阿赖耶识里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关键我们要缘佛、缘菩萨。缘佛就是常存平等心,缘菩萨就是一切生活行为与六波罗蜜相应,不再搞六道轮回了,不是一个好事情。在佛法里面讲所缘缘就是发心,世间人讲立志,我这一生有生活努力的目标方向,一心一意要作佛、要作菩萨,你这个方向目标正确。你有了这个志,有了这个愿,成败的关键在你要能够坚持,不能舍掉,那叫无间缘,你不可以间断;念头才一断,马上就退转。只要你具足这两个条件,诸佛菩萨都来帮助你,我们在经上常常念到,「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佛菩萨来给你做增上缘,增上缘是帮你。你真有这个心愿,又肯努力去做,佛菩萨看到欢喜,帮助你,成就你。
由此可知,攀缘如果是错了方向、错了目标,麻烦可就大了。尤其在现代这个时机,许许多多人都说有灾难,到底有没有灾难?谁也不敢肯定。但是这个灾难,我们很客观的观察,似乎是可能的。我们从哪里观察?从人心。你看看现在这个世间,社会大众他们想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如果一切与善相应,这个善,佛家讲的十善业道,基督教、天主教里面讲的十诫。他的十诫跟我们的十善非常相似,他不是讲不杀生,他讲不杀人,这一点跟我们讲的不一样,他讲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他没有不饮酒;因为他们,像天主教做弥撒的时候他饮酒,弥撒里头有酒有饼,他认为酒是耶稣的血,饼是耶稣的肉。其他的那几条讲得很详细。但是酒,也决定不能饮醉,对於醉酒他们很忌讳,不可以的。如果与善相应,这个社会是美好的;如果与恶相应,恶是什么?恶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大家都干这些事情,这个社会就会有灾难。这种思想意识如果扩张,如果普遍,这个世间就有大灾难。所以我们常常要想到,灾难既然不能避免,绝不要贪生怕死。活一天,为社会、为众生尽心尽力服务一天,不为自己,死了以后有好去处。这是所有一切宗教共同的一个认识,就是都承认死了以后有去处,不是死了就完了,所有宗教都承认这一点。他们宗教里面说,死了以后有天堂、有地狱,他不说六道,至少有三道。我们净宗讲的往生,死了以后我们往生到哪一道去,这一条重要,比我们现前的生活重要太多太多了。这个认知,这是真正有智慧、有福德。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的时间都要抓得紧紧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要记住:利益众生、利益社会是善,利益自己是恶。佛这几句话,我们要常常放在心上,决定不能忘记。舍己为人,尤其是帮助佛法常住世间,弘法利生。如何弘法?自己依教奉行,就是弘法利生,做榜样给别人看。《华严》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是一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讲地球村,既然住在这一村了,就应当互助合作,就不应当再敌视,不应当再有冲突。
我们今年要办一个温馨晚会,我们提出来的不是地球村,我们是地球家,我们是一家。九个宗教,在新加坡各个不同的族群,我们口号是一家人,比一村更要亲切。能不能做得到?能。为什么能?根本的信念是建立在《华严经》上佛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同一个心识,哪有不能?不能,是怎么回事?是所缘缘不同,就不能了。我们今天所缘缘,是一个真诚、一个慈悲,就行了。所有一切宗教到最后的结论,他们的结论是「爱」字,爱人,上帝爱人,这是他们的中心思想。爱人,人没有分种族,没有分不同信仰;所有不同信仰、不同种族,你都要爱才行。我们只要是真诚的心、无私的心,要做出来给大家看,他就相信了。口里说的是爱人,你做的还有自私,人家就不相信,人家对你就怀疑。口里说的,跟心里想的,身体做的,完全一致,别人就相信了,这个样子才能感动一切众生。所以所缘缘比什么都重要,也就是此地讲的攀缘转,转的意味深长。佛教我们念无常,《八大人觉经》一开端,佛就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两句话不是消极,是非常积极,你要把它看作消极,错了。这是说出事实真相,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对於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没有贪恋,你真正能放得下。印光大师一生,他做了个好样子给我们看,把「死」字挂在他佛堂里。他那个佛堂干干净净,什么陈设都没有,佛堂当中挂一个大字:「死」字,下面供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一个香炉,一杯供水,那么简单。时时刻刻看著,就要死了,确实给修行人高度的警惕。觉悟的人,快要死了,还不做好事吗?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会再有恶念,这是个警策、是个警惕。他老人家还写了一个「生」字,提醒我们要求生净土。死是教我们要放下,生是教我们要求生净土,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才是真实的解脱。这个所缘,最正确、最圆满、最殊胜的,我们自己明白了,还要帮助一切大众,劝导一切大众,影响一切大众,积极奋发努力为社会大众服务;而自己的行持展现出来让大众看,让他觉悟,不必说,做出来给他看。
古德也常说,佛法重行不重说,要做到。佛在经上,每一部经都说很多遍,「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最重要的是后面四个字: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人家看了之后,要来问你,你给他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今天帮助别的宗教,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帮助不同的宗教?他来问,我们就给他说,《华严经》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为这个,我们是一体,他不是外人。不同的宗教,我举例子说,就好像我们人身体不同的器官,一个生命共同体。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耳朵,回教是鼻子,一体;各个第一,眼看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没有第二;要互助,要合作,要互相尊重,身体才健康;耳朵跟鼻子打架,身体就生毛病了。所以一定要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佛法说「共同一法身」,讲得太好了!所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我们法身的健康。由此可知,如果妨害别人、阻挠别人,就是妨害自己,让自己的法身多灾多病,这个错了。什么时候你见到法身?佛在经论上说得太多了,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就见到了。所以共同一法身不是佛的理想,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想法,你认为是他的理想,那你就错了,是事实真相,佛教我们亲证。佛家讲修行证果,证什么?证明这个事实真相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事实真相?佛说,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经论里面的术语是烦恼,你有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执著,尘沙烦恼就是分别,无明烦恼就是妄想,三种烦恼把你的心性障碍了。这三种烦恼,总而言之,那个根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是烦恼的根。我们要想破烦恼,聪明人从根本下手,你把这个念头转过来,把自私自利转过来,大公无私,把损人利己转过来,舍己为人,这叫从根本修,你的功夫哪有不得力的道理?今天我们许多同修学了几十年,功夫不得力,什么原因?原因产生在根本上。根本这个念头转不过来,枝叶上很困难,很不容易。根坏了,这个枝叶哪能好?宗门教下,祖师大德苦口婆心的劝人从根本修。我们提出根本是什么?根本是真诚心、清净心。真诚,决定没有虚伪。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真诚心,别人骗我们,他的事情,根本不用去理会。我们只有一个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只有一个清净心,清净心是决定不染污;平等心,决定没有高下,尊重别人,敬爱别人,自己谦虚卑下;正觉心,决定不迷惑、不颠倒;慈悲心是爱心,爱护一切众生。与这五种心相应,这是从根本修,你真正抓到根本。每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要跟这十个字相应,我们所攀的缘是佛、是菩萨,表现在行为上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个人过的是佛华严的生活,所以就超凡入圣。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