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摘自《卍续藏第 12 册 No. 0276 楞严经摸象记》○第十一卷
△法华经
迦楼罗王。
梵语迦楼此云金翅文句言世书以金翅为大鹏大鹏一名凤凰凤凰唯食竹实不食生物金翅啖龙故知非鹏金翅非鹏文句之论明矣未辨鹏之非凤也鹏亦曰朋即古凤字字虽同而鹏实非麒麟凤凰之凤也舜典所载文纪所称有若所举以及诸书凡言凤者并非是鹏鹏凤自二鸟耳且凤身高不过仞故能仪虞廷鸣岐山栖梧桐若大鹏则庄生谓翼如垂天之云齐谐谓于扶摇而上九万里岂虞之廷岐之山梧桐之树所能容乎鹏既非凤则以比金翅不必啖龙与不食生物为别但较形之大小其义自显经云金翅两翼相去三百六十万里则何止垂天之云奋翼而飞百千万亿无数由旬尚不足恣其翱翔又何止九万里而已哉。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初云散心次云一称散则不专一则不久不专不久胡遽成佛有说虽止一称由其恳切故少胜多如张善和临终十念之类是也其说亦是然非经旨况既云恳切何名散心当知此处全重悟解一乘自性故散心尚尔况至心者一称尚尔况久称者圆机入道与不圆人日劫相倍正此意也又此乃正作何言已成盖有二义就事则往昔劫中如是称佛之人皆已成佛就理则才举口时成佛已竟何待三祇熏炼抑岂有佛新成者哉。
若草木及茟。
此茟字人多作笔砚之笔讹也笔从竹茟从草彼音毕此音委茟者草木华始生也故曰若草木及茟文义极明无可疑者经中种种譬喻皆从胜至劣极劣之善皆成佛道况其胜者乎故上自金银下至草木又下而至草木始生之华也诸刻本有作笔者有作茟者然读笔者少读茟者多凡为五种法师当正其是非毋令初学展转讹误。
其祖轮转圣王(云云)头面礼足。
大通智胜如来既成佛已父率臣民头面礼足有人引此以破予正讹集中父母反拜之辨因再辨于竹窗随笔犹恐诵法华经者但见彼说不见辨辞倘为所惑为害不浅何者佛言必依于忠孝而执其僻见作此逆理败伦之语又引经以证何怪乎世儒谤佛氏为无父无君也兹不惮烦再为剖析大通已成佛道佛者大千世界三圣六凡之慈父也其父虽贵极轮王亦只是四天下之父而已此何等境界而蠢尔凡夫才堕僧数便拟如佛有是理乎故云待汝成佛受父母拜未晚若言三宝一体者佛具三十二相汝今几相佛见父王顶礼涌身高七多罗树汝今涌身几树以是较之云何一体况涌身虚空者正示不受父礼而汝犹未悟也哀哉。
还著于本人。
东坡谓咒咀毒药还着本人则失佛慈悲当云两家总没事吾不意东坡之高明而作此鄙俗语也或记录者讹也此还着一言有事有理事则邪不胜正慈能制凶今以正念观音大悲神力自然还着譬如含血喷天还污己身将头触火反焦己额不期然而然非观音加罚于彼而行人亦不宜起心愿彼还着也理则三毒十恶皆出当人菩提妙心今以正念观音智照神力旋流返闻复归元真彼毒恶等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不还着本人而谁着耶。
△佛遗教经
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汝等宜应质直其心。
疏云离边观中舍事求理皆名谄曲夫寻常言质直者乃质实无伪正直无邪而已今所明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之谓也何谓离边观中盖执有执无固边非中离有无之二边而处乎其中者亦非也故有但中不但中但者独也独中之为中而边非中也不但则无边而非中矣先德云拈来无不是又云大福德人执石成宝又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又云咳唾掉臂无不是祖师西来意是之谓即边观中也彼事与理例此可知如是则何等明白简易真率径捷法尔如然无假造作名之质直不亦宜乎回视拘拘然离边而后中舍事而后理者秪见其牵合迁就迂回委宛出乎造作而非自然矣名之谄曲不亦宜乎大哉斯经佛所遗嘱言近旨远不可忽也。
△金刚般若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当也应当无住而生心不当有住而生心也无住而生者清净心也若疑心本不生不得言生但看下文云应生无所住心又云不应住色生心前言应后言不应正反覆明之也无所住而生者生即无生也。
四句偈等。
四句诸说不一唯中峰谓经中凡言四句偈必上有乃至字下有等字言于此经中受持一句二句乃至四句以及十百千句等此说最为稳当况下文云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随之一字义更明显。
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即不名菩萨。
菩萨不庄严佛土奈何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庄严极乐此有二义一者为门不同故般若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法藏是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二者空有不二故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是故发阿耨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假使云菩萨作是言我不庄严佛土即不名菩萨亦可也如是灭度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则终日庄严而未尝庄严也。
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云云)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身非相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善现既已了悟今问不异上而答反似迷顾云可以相观如来者何也古有二说天台以此答为邪答下答为领会意云时情谓然我解不尔则此答时情所拟为邪下答善现自解为领也但于问同答异义尚未明贤首据大云谓前言不以相见是悟色身今言可以相见是犹迷法身盖善现已知色身从法身流出则即色身可观法身如苗从根出即苗可以观根也故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而佛诘以轮王相不异佛宁可即是如来善现便会佛意谓佛相起于法身而轮王相虽同佛起于福德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乎佛既??之而复恐其沦于无相不知即色即空故又云莫作是念如来不以相得菩提乃至云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则恐彼著相佛即遣相恐彼着空佛即遣空直至色空双泯亦复双存存泯两忘遣无可遣而后为般若真空也。
△维摩经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莫见此心净土净之说便欲拨无净土盖据理则即心即土心净是名土净何须更愿往生据事则上之随字下之则字因果相应随心净则土由以净随心秽则土由以秽也下文舍利弗心作是念世尊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则知心净为因土净为果必有净土明矣。
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是名宴坐。
不是身入灭定而又外有一身以现威仪也依然一念不生自尔万行具足盖不以心应物而以形应物故肇法师云心智永灭而形克八极也是外弥现而内弥寂也。
唯舍利弗。
唯字不可圈上声圈则音当作委应诺声也不圈则音如本字助语辞也彼人有语此方应诺今舍利弗无语维摩诘何所闻而诺之也。
△观无量寿佛经
九品往生。
有言经列九品教令作观正为普度利钝诸根俱得往生盖易行道也而知礼法师之钞此经也全重一心三观其旨深玄则反成难行之道予初亦以为然今知彼钞原以妙宗为名是欲往生者皆发最上之心以副如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本意其不能者任彼但修事观而已亦利钝俱收也。
欲生彼国当修三福一曰孝养父母(云云)如是三事名为净业。
经以十六观为往生正因而此乃言当修三福谓孝养父母等下文上上品中又说三种心谓至诚心等又说三种众生谓慈心不杀等不言修观其故何也盖往生多门不必尽修十六观而生也六度万行皆可回向西方而此十六观为因特切故佛苦口开示以普度有情耳末又会事归理则三福等俱入实相即是妙观。
△大弥陀经
观音补佛。
经云弥陀般泥洹时观音次补佛处夫既有泥洹安得为寿命无量此有二义一者弥陀原是有量之无量以寿虽有量然无能知其量处则有量而无量也二者经云观音补佛及势至则永无泥洹岂势至独胜观音兼胜弥陀耶明是观音势至即弥陀一身势至永存即弥陀永存也妙宗云菩萨机忘如来应息名补佛处非前佛实灭后佛定生为补处也又云观音补处无量之无量则观音亦永无泥洹况彼佛乎。
其上辈者舍家离俗而作沙门。
或疑论道不论迹何为以僧俗别上下辈此有事有理事则僧者与三宝流号众中尊先僧而后俗亦自然之分也理则岂必越门阃而后为舍家弃眷属而后为离俗哉超出于烦恼之外而何家不舍解脱于结缚之表而何俗不离俗名而僧行是真舍家而离俗者也但能如是舍离岂不即为上辈。
△盂兰盆经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疏中引父母恩重经而间以己意观者宜善分别使经疏了然又所云凡夫年长唯贪妻爱顿忘母恩曲尽人情恳切苦到孝子读之当哽咽不能为情其忤逆辈亦恻然激发其久蔽之良心矣讲者须力为开导毋谓此经文浅而忽之也。
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
同者圣凡同会也则知设兰盆者不是专供过去圣僧当普供现在凡僧也一心疏开五种心今不若以定心释一心为妙若非定心受食何能遽拔饿鬼经劫之苦下文愿七世父母当属上文行禅定意当属下文盖先咒愿彼父母而后行禅定意以受彼食也若愿彼父母行禅定恐理不通二愿字若省一字文更稳顺钵和罗圭峰云当是钵多罗和字讹也遇荣钞云钵和罗此云自恣食二说俱通自恣食载翻译名义未据出何经律如有所出后义为正。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直过入菩萨位中。
经意须菩提问学般若菩萨诸善功德无事不得亦得声闻辟支佛功德否佛答皆得但不于中住以智观已直过入菩萨位中莫错会直过二字便谓菩萨轻藐三乘跳越而过夫二乘圣人断三界见思惑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人天福田安可忽也菩萨虽志在断无明成佛道然理势自然必先断见思故二乘功德皆悉得之但不住着而直过耳直过之义今以喻明譬如三人同欲涉远计其所至路经千里一人步行一人乘马一人乘千里马三人虽殊必皆从近而远一里二里十里百里乃至千里特步行最迟马行稍速千里马者为尤速耳菩萨直过亦复如是于彼二乘之位盖径直速过而不留非脱然不过也留故止宿草庵卒限于二乘位中不留故前达宝所径入于菩萨位中也永嘉之言曰二乘何过而欲不为者哉有明训矣。
△大宝积经
不听闻菩萨藏微妙法门。
佛言有乐定菩萨不曾听闻菩萨藏微妙法门于三摩中生知足相是人起增上慢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或见此文谓定不当习不知佛意为彼住定自足无复求进徒守偏空而大法不明祖关不透定力过时还沉生死耳故极言菩萨微妙法门须听闻也非谓习定为不可也。
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
念佛求生净土正谓笃好深愿而宝积十心其最后云虽念如来相好而又不生爱著者何也盖此事理二念中理念佛也知佛相好从因缘生因缘即空因缘既空即我自心心本不生何所爱着不生爱着是真善观如来相好者也故下文云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无念之念是真念佛者也若事念者于佛相好必须深生好乐念兹在兹观始成就泥不可爱着之文悠悠扬扬似念不念观何由成今经盖为执事迷理者言恐其发起魔事故也。
△般舟三昧经
慈心比丘终不中毒中兵(云云)亦复如是。
佛言慈心比丘终不中毒终不中兵火不能烧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行般舟三昧者亦复如是此须善会经意所以者何以如是善人万一中毒如孔雀经有比丘为蛇所螫万一中兵如善友太子为弟刺其双目万一中王难如歌利割截乃至三武灭僧安在帝王不能得其便也凡夫邪见人便谤佛经为妄语矣应知此中有事有理事则慈能制凶实有是事如佛言我以无量劫来修慈忍力于五指端出金师子而伏醉象是慈力也如持金刚经者逢遇强寇刃三下而体不伤是三昧力也佛何妄语之有理则其心普慈恶心永所不兴是毒不能施也其心大悲杀心永所不起是兵不能刃也其心恬寂嗔心永所不生是火不能烧也其心净洁贪心永所不染是水不能溺也其心坚固犹如金刚最剧诸缘强力妄想无间得入是帝王不能得其便也佛何妄语之有。
△楞伽经
佛在南海滨楞伽山中。
楞伽此云不可往山在海中非神通莫能至故异域僧谓有宝八楞故云楞伽其说无考从古为正。
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云云)名成自性。
此明三性入五法也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也三性遍计依他圆成也名相对妄想妄想即遍计也妄想对分别分别即依他也正智如如对成成即圆成也此宋译也魏唐二译文小不同而义一也有人谓不然以名相应对依他妄想应对遍计而无奈三译经文炳如杲日则遁而归之唯识然唯识云五法三性诸圣教说相摄不一故有三说其一依他摄名相分别正智四法圆成摄真如一法遍计不摄是第一说无彼人所说也其二依他摄相及分别二法遍计摄名一法圆成摄正智真如二法是第二说无彼人所说也其三依他摄分别一法遍计摄名相二法圆成摄正智真如二法正今经义是第三说无彼人所说不待言也三说皆无何引唯识为证即唯识诚有之亦无是论非经之理何以故论必宗经违经立论成邪外故。
△弥陀经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经意盖云彼佛及其人民所有之寿命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也亦可云佛之寿命及其人民之寿命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也置人民于寿命之下是倒语法补寿命于人民之下是含语法随用二法销文无不可者有人谓不然言彼佛则诚寿命久远佛之人民则其数众多而无量无边也非其寿久远而无量无边也审尔则劫之一字如何解释既取数多何不曰阿僧祇数而曰阿僧祇劫也为此说者文理不通故耳不达二种语法文不通也不思法藏本愿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寿命无量无有能计其数者而欲将极乐寿命同于娑婆理不通也恐误初学疑沮往生不得不辨。
△华严经
世主妙严品。
或疑世尊成道诸菩萨诸天诸神皆来集会如一人御极而百辟咸辅也何为适合信住行等法门诸位此恐寓言非为实事今请以喻明之既知一人百辟之交相成也则一人御极百辟之中法尔职文职武职礼乐职刑罚职财用等共佐一人以成一代之治功也一佛出世而诸圣贤之同时下生者亦法尔为信为住为行为向为地为等共佐一佛以成一代之时教也又如一心为主亦法尔内之五脏六腑外之四肢百骸相与共为一心之佐孰主张是孰造作是孰施行是例而观之彼诸圣凡幽显佐佛扬化适与法门吻合者皆不期然而然所谓不可思议者也但当信受无容致疑。
华藏世界品。
或疑世界焉得浮处虚空重重无尽此恐寓言非为实事然尘沙刹海渺漠难明日月晨辰显明易见试观日月等上无绳系下无根生岂不浮处虚空而又前无所引后无所催谁为之运行者凡此亦皆不可思议又何疑于华藏世界乎。
净行品。
先德有以此品令莲社中人各各持诵盖是即尘劳而为佛事不离秽土而已成净邦者也人各持诵不亦宜乎。
十住品。
四教仪注云华严十住前无十信位或以十梵行当之以梵行在十住前故也然经中十住第十五梵行第十六而晋经亦十住第十一梵行第十二何名梵行在前又问明品不出十信之名已具十信之事注者盖未察耳。
随好光明功德品。
阿僧祇品明出世间广大算数菩萨尚不能知必佛自说固矣随好光明菩萨亦不能知者何也盖佛有无量相今姑就足言相有无量好今姑就一好言好有无量光今姑就一光言即此一光不特菩萨声闻天人等蒙其利益而下被地狱众生又不特脱离地狱生于人世而径生于天又不特生天而直登十地如是至神至妙至广至大超情越量不思议事非佛金口俦能言之。
普贤行愿品。
华严所说十方法界如是广大不可思议圆顿法门如是广大不可思议普贤菩萨为华严长子如是广大不可思议所发十愿如是广大不可思议而要其归宿乃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夫不曰见遮那不曰生华藏而所愿在见弥陀生安乐果何为而然哉又继之以愿于胜莲华生又继之以愿于佛前授记又继之以普愿沉溺众生悉得往生彼刹噫诵是经可以深长思矣。
愿我临欲命终时。
十愿长行俱曰善男子则知是普贤劝发众生今颂中曰愿我临欲命终故清凉大师谓应以愿我二字作是人读之则文义明显矣人有因此疑普贤劝人非其自愿遂以往生专为凡夫不知菩萨自利利人曾无二心劝人如是则自愿亦如是又何疑乎经云佛告弥勒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如弥勒者皆生彼国乃至无量佛刹菩萨往生普贤何独不愿。
第十一卷
续-《○第十一卷》摘自《卍续藏第 12 册 No. 0276 楞严经摸象记》
△永嘉集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此四句先出心体为下文惺寂张本言心体本来如是故惺寂工夫不可偏废也恰恰两解一云恰恰者用心也依此解亦得但恰恰即是用心何须句句入此二字一云恰恰者适当也今用此解则常言所谓恰好也恰好正用心时恰好正无心用不是用心已过方乃无心即时用心即时无心适当一时之顷也下二句反覆申明而已先言无心恰恰用者上明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今明恰恰无心时恰恰有心用也末句又重申之言此不独一念为然如是恰恰常用而常无即影射如是恰恰常无而常用也故知心体本自有无不二下文惺惺寂寂不过复其本体而岂有所加损哉然此非永嘉语融禅师偈也偈有八句永嘉截取其四耳偈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至哉言也非真了了何能及此。
卍续藏第 12 册 No. 0276 楞严经摸象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