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开示:菩提心的生起是源于对众生痛苦的深层理解,为了利益众生要坚定成就佛果
法王首先提到菩提心的珍贵和利他愿心的重要。法王用有力的形像来说明他的论点,法王说,如果菩提心要用物质有相的来形容,可能全宇宙也装不下。同样的,如果我们可以生起菩提心,那么无论我们是在做什么,是在醒觉或睡眠中,那坚定的力量也会产生无尽的利益和善德,并引导我们停止造作伤害和不善行。法王指出菩提心的特性,菩提心有时被错解为『对他人仁慈』。相反地,真正的菩提心的定义则是更加的宽广。菩提心的生起是源于对众生痛苦的深层理解。佛子以极大的悲心,为了决心不断地从事利众的事业,坚定成就佛果。
有许多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训练启发菩提心,例如实修修心七要的论点或自他交换法,但无论是哪一种法门都是有同等的价值。没有哪一修法高,哪一修法低的差别。修持的结果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毅力。人们通常在一开始时都非常热心于修持,但一旦他们遭遇到了困难,就气馁了!法王说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修持!
菩萨戒是独特的,不同于受持别解脱戒一般。如有可能的话,在受戒之前,应该先熟悉它的戒条,检试自己是否有决心和勇气去守持。如果此时,我们尚无法去持守,那么也可以只受持愿菩提心来取代完整的菩萨戒。
戒学的要点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种。戒律是存于其它五波罗密之中(五波罗密:布施、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法王引用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第八-静虑品中说偈文,来提醒在场的每一位!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 ,
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法王解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变动和不安的时代,不只要面对内在冲突(内心和情绪的不稳),也要面对由于激烈改变和世界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变动。自私自利的程度和因之而产生的可怕后果已经不言而喻了。我们需要认知伤害的造成都是由于自私自利而来。我们应当检视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而不应只是巧妙的想法或知识上的理解就好。在日常生活中,当与他人或与环境的互动,我们要转换生活的经验为实修的经验。我们必须要了知在社会中互相依赖的真正利益。
法王指出佛陀超越了当时印度社会和文化的规范,为了革新人们的思想,赋予新的自觉能力,普遍达到觉悟的方法,这是不可思议的佛行事业。不管我们是否跟随佛道,在佛陀的教言中都有一共同的人道思想,可以被分享和帮助人们生起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意识力。
法王开示:菩提心的生起是源于对众生痛苦的深层理解,为了利益众生要坚定成就佛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