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5:02:30

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 如何获得解脱,永离痛苦

管理员



帖子22184 精华119 积分238088 威望1232 德 金钱557779 ¥ 在线时间13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5 11:04只看该作者
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 如何获得解脱,永离痛苦
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 如何获得解脱,永离痛苦
原文在噶举人法集《慈悲与虔诚》出版
经编译者同意,【观世音.噶玛巴www.karmapa-chinabbs.com】编辑小组重新整理,供养法友
主讲:蒋贡康楚仁波切
译者:谢思仁
录入:玄灵格格
校对:噶玛罗染卓玛
二谛之光中的快乐与痛苦
欢迎各位来聆听开示。我希望提醒诸位,当一个人在听闻佛法时要生起正确的发心。正确的闻法动机就是要发起利他之心,为饶益一切有情而发愿成佛。
我们都了解世间的痛苦,以及它的形成之因。我们也知道自己可以由烦恼痛苦中解脱。今天我想再更进一步说明远离痛苦、完全脱离痛苦的经验。
通常当我们谈到痛苦以及脱离痛苦时,我们所指的其实是一种惑迷和断惑的情况。当我们心生惑迷时,便会感到种种极大的痛苦,而当一切惑迷都消除时,我们也就同时远离了痛苦。
我要说明几点,痛苦与自在之间的分别完全依于个人惑迷的程度而定,但佛法中的究竟利乐指的是一种超越我们平常苦乐受的境界。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痛苦,就是一种持续的不舒服感,或一种身体上的痛楚,或病痛等一切异于我们所喜爱或期待的感受。而持续的满足感就是通常我们所谓的快乐,但此并非佛教所指的究竟利乐。世间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的显现,它绝非究竟。因为任何因缘所生之法或境乃属生灭的,因此,它并非真正的自由。短暂的快乐在某一个时刻便会耗尽,也很容易失去。但佛教之究竟利乐的定义就是一个无法可出其左右之境,这点我们必须了解。

佛法中的究竟安乐指的是圆满的证觉,也就是完全觉醒的心。证觉的特性就是遍知,一种离苦自在的究竟安乐。

“桑给”是西藏话的“佛陀”。“桑”意为已清净了烦恼与所知等粗细二障,而“给”则指两种了悟之实证——如所有智(了知一切事物之本体),以及尽所有智(了知一切事物之显现)。我们可以在一位完全证悟的菩萨身上找到这两种遍知的特质。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由生命之本质的究竟见来阐释这个主题,也就是离于四边与八邪之见。究竟见指的是有关一切事物之本质的见地,也就是离于“有”与“无”之二边,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既非“是”,亦非“不是”。我们要了知此种超越有无、是非的本质遍满一切事物。离于有无之境本身并非真正是一种状态或境界,它是一种在我们还未如实了悟前,所使用的一种方便表达或沟通的世俗说法。离于有无的感受才是一种真正究竟无条件、无扭曲的快乐,它同时也是一切情器世界的本质。

证觉成佛才是最究竟的。由于佛已净除了一切苦与苦因,因此他与现象诸法已超越了一般层次的关系。通常我们都害怕受苦,经常预期会有什么威胁上身。因此,即使没有真正的理由,我们也会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我们由于害怕受苦,所以产生了焦虑的心态。

简而言之,我们不断生活在痛苦的恐惧中,而直接的反应便是想阻挡它,以致心中生起焦虑或期盼。我们由于我执而不断过着期盼和恐惧的日子,以致产生种种障碍和限制。我们以前说过,受制于因缘条件的东西终不免要离散。我们保护自己以免痛苦侵入,我们防卫自认为属于自己的快乐领域。但我们注定要失掉这两样东西,因为它们都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我希望诸位清楚的了知究竟的安乐和一般我们所耽溺在其中,带着欺骗色彩的俗乐,其真正的差别在哪里。若不了解其差别在何处的话,那么我们便无法了解教法的殊胜性。一般的苦乐受是随着有念的心和错误的观念而产生的,而基本上,现时的一切经验觉受都会带来痛苦。所以当我们仍固持二元之见时,就不免要遭受痛苦。因此,究竟的安乐便是一种放弃我执、完全无我的圆满了悟。

一位觉悟的菩萨对一切现象的看法完全离于期盼和恐惧;他对此世界既不生恐惧,也不怀期盼,而安全以与此合一无分的二谛来看待它。二谛指的是对一切事物之根本实相的究竟知识,以及毫无成见的洞察具多样展现之现象的相对知识,也就是一种对现象诸法相互作用的明晰观照。证悟成佛也即是了悟此二谛之不可分,它离于任何世俗的期待与恐惧,而此也就是究竟的安乐。
三种究竟的安乐

诸位在接受珍贵的教法时,一定要生起正确的发心。我在上面谈到了无苦之究竟快乐,诸位一定要先正确的了解这个主题。

究竟的快乐并没有一种要扬弃什么或得到什么的概念,因为证觉的心完全离于任何舍苦得乐的欲望。我们必须了解究竟安乐是不具此种分别念头的。

究竟的安乐完全离于任何因缘条件,而涅磐之境亦如是;它又分为三种。

涅磐藏文称为“扬爹巴”,意为“离于痛苦与快乐”。第一种涅磐为“嚷新基扬爹巴”,意为“无缘”或“无作涅磐”。第二种为“构佩扬爹巴”,意为“断灭涅磐”。第三种为“玛那佩扬爹巴”,意为“无住涅磐”,它离于任何阶段或层次。

管理员



帖子22184 精华119 积分238088 威望1232 德 金钱557779 ¥ 在线时间1322 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8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5 11:04只看该作者
无作涅磐(又译:“自性涅磐”)

无作涅磐指的是一切诸法根本无讹的本质;它是任何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一切事物的本质同时指的也就是无上空性,离于任何因缘和参与点,且不可思议。

“般若波罗密多经”将空性描述为无法言诠,且不可思议。“无法言诠”指的是它无法以言语加以定义,而“不可思议”则指我们无法在某处找到它。因为即使在抽象的概念中,对于一切现象,我们所执持的东西也仍只是一种假设而已。

为了使大家能了解不可思议之空性的真实面目,于是我们将它比喻为离于生灭的虚空。无碍的涅磐乃超越生灭二端,而自生明觉则遍满其中。它是一种离于空有,可令我们获致证觉的潜能。同时,它也是我们心的本能,一面是空,另一面则是明,其中遍满自生的明觉。一切现象诸法无论的本质即是无作涅磐以及般苦智慧。

无作涅般乃离于概念、言诠和生灭,它也即是我们心的本质。由于它是我们心的本质,也由于一切事物皆由心而起,因此它遍满一切处。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切诸法的本质就是涅磐。由于一切乃唯心所现,因此 ,了解心遍满诸法这点很重要。是故我们亦称此为“无缘涅磐”。虽然涅磐为我们的自性,但我们却无法认知它,而以为它一定是某种其他的东西。由于我们身处轮回世间,故对涅磐起了分别,视其为它方的东西。这种矫饰的心态造成了我们内在的一种矛盾。

无作涅磐遍及一切众生,但我们却不以此观念看待自己以及这个世界。这对非修行者和修行者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因为我们认为涅磐和我们现有的一切是相互分离的两样东西。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5:03:00

断灭涅磐

当我们无法认知自性,也就是无缘涅磐时,便很容易陷入串习,以及种种不断增强自己惑障的因缘中。在我们将自己多生多劫的习气断除后,才有可能证入涅磐,也就是究竟的空性。断除习气后,我们才能证得涅磐。

在此我们有各种不同层次的断除。从小乘的声闻缘觉观点来看,它指的是离于一种二元对立的习气,并加以断除之。而在大乘的传承中,它所指的则是各个菩萨次第的证悟,并依此次第渐次消除习气和障碍。

无住涅磐

第三种涅磐指的是圆满的证觉。由于它不住涅磐,也就是大乐之境,所以称为“无住”。由于了悟诸法无所依缘的本质(此亦指一切现象的无尽空性),因此,对于一位已成就不住涅磐的菩萨而言,他在轮回中亦无据点。由于菩萨已证悟无上空性,并圆满慈悲与善巧的功德,因此具足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行无边佛行事业的能力。

无住涅磐乃指一种大悲善巧与空性智慧无二之悟境。这样一位成就的众生并不会沉沦于轮回之中,因为他已了知一切诸法之因缘生灭。

由于诸法相互依存的本质而产生现象的存在,而此亦是现象缺乏真实体性的道理所在。若能了知此项事实,便代表了知菩萨绝不可能落入轮回与自我解脱的两个极端。

无住涅磐代表由轮回解脱,以及结合个人的自我解脱,也就是涅磐寂静的证入。无住涅磐代表一种不落入轮回与涅磐的境界;它离于二边,完全无二分别。无二的了悟也就是慈悲善巧与空性智慧的双运。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5:04:00

两种究竟快乐的特质

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在聆听无上佛法时,应生起正确的发心。我们应思考如何利益一切尽无余众生,令其均能证悟成佛。

我们已讨论过三种根、道、果等之涅磐,它们也可以称为“根涅磐、道涅磐、果涅磐”。由于分别会导致二元对立的矫饰造作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不应对轮回和涅磐起分别。涅磐乃离于二元对立,离于轮涅的概念。当我们在这个尘世中生活的时候,也会渐渐体会到涅磐的境界,而不必要等到这个世界消失时,它才会显现,或把它看成是某种存在于现象界之外的东西。

证入涅磐,也就是证得完全觉醒的心,它代表一种由痛苦和无明中解脱的了悟,此具有两种特质。

一、法身

已获得证悟而能成办利他的菩萨具有一种自利的圆满功德,称为“法身”,此即遍及一切众生的无缘涅磐。由于一切现象本质为空,且遍及一切处,因此,无上空性亦无处不遍满。

当一位菩萨证悟法身,也就是究竟空性时,他便具足遍一切处的功德和力量。由于一切诸法的本质为空,因此证悟法身也涵括证入了一切现象诸法。“法”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物”和“觉受者”。现象和空性遍存于一切事物。

法身由空性中以现象事物的表相生起,所以一切功德事业也都由法身而出。证
当一位菩萨获得证悟而离于一切烦恼妄念时,便会自然具足行做佛行事业的圆满智慧和善巧,也就是一种利他的圆满功德。此种智慧和善巧会以报身和化身的形相显现而出。

报身是持有大乘教法的一种圆满展现,而化身则代表能将教法正确无误传予他人的一种圆满化现。是否能证悟这些微细的化现完全要依行者的根器,以及所能接受殊胜教法的深广度而定。

法身可以自然化现化身,但就如我们曾说过的,佛行本然的化现是为广大或微小,则完全要看个人的根器而定。

报、化二身并非由法身所刻意造作而成,它们是在实践菩萨利生的愿力中,所自然化现而出的。我们可以说,此二身即是代表菩萨的功德,也是一种证觉之心的明性,完全自然展现而出。报、化二身犹如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芒。它是法身,也是证觉之心的光明和幻化的游戏。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法身犹如大海,而报、化二身则是海浪的游戏。我要强调的是,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比喻是因为海洋与海浪相互依存;它们无分别的结合在一起,但海浪却又由海中生起。

在金刚乘的教法中,法身以无生本质做比喻,报身犹如无生本质的光芒,而化身则代表这些光芒的事业或游戏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6 05:04:36

宽广的视野——慈悲

我们必须了解所谓究竟的快乐与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快乐并不相同。我们常认为欲望获得满足就是快乐,而无法满足的状况就是痛苦。这种快乐的觉受本身在相对上来说,就是一种痛苦。这是因为一切因缘所生之法,无可避免的终究都会改变。我希望诸位能清楚的认知这一点,我也希望能带领诸位跳脱这种有限的观点。

我们不应认为究竟的快乐与心灵上的痛苦是分开的两样东西,否则它就是一种邪见。如果我们将自我个人的解脱当成是一种究竟的解脱,那么这种对于究竟快乐的假设也是错误的。

我们养成了各种层次的执着,现在我就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开示教法,以帮助诸位有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并克服一切障碍。若想要获得究竟的快乐,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或见解,如此它才能与圆满的证悟相应。

获得解脱就是脱离痛苦,也是一种程度上的个别解脱,它同时具足两种功德。对于一位已悟者而言,它可自利利他,亦即在利益自己的同时,亦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这两种功德者便能证入圆满的法身。这些化现是离于任何二元快乐的概念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究竟快乐的游戏。这些开示是要教导我们,对于一位虔诚的佛法修行者而言,证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既然我们有福报听到这些珍贵的教法,就应该将它应用到佛法的实修上。如此成佛的机缘才不致于局限在知性的了解上,而是真正的实践。

我已向大家说明了要如何修行才有效益,也希望提醒诸位一定要生起并善护菩提正念。菩提心就是慈与悲之不二。当我们行做善业时,真正的慈悲心便会增进对他人的福祉。真正的慈悲心是一个将众生由各种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因,它是一种对一切无余众生无缘无别的关怀。

我希望诸位能时时修行并生起菩提心。它让我们有一种值得的感觉,并生起道上的了悟。我们并须成就空性的智慧,而我们是否能证入空性则完全要依一个条件,那就是菩提心的生起。此外,我们必须断除自己对于现象所持的妄见,以此认清世间的徒劳无益和无常,也以此真正做到对于一切具足悲心。愿大家对于菩提心的重要性完全没有怀疑,并能冲破妄见的黑暗世界,而获得最终的成果,那就是生起对一切现象之实相的正见。

正确的修行是立基于对佛法和上师的虔信之心。我们一定要对上师具有真正的虔诚和信任。信心、虔诚和信任的深广度则完全依于个人所发之菩提心的大小而定,而菩提心也是修习任何佛陀教法所不可或缺的。

修心1 发表于 2012-12-4 16:14:26

常忆师恩 发表于 2013-10-14 10:00:28

感谢楼主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 如何获得解脱,永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