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度母 发表于 2009-3-5 10:24:40

专心祈祷,见本来面目------慈诚罗珠堪布

节选自《五加行开示录》之上师瑜伽
注:摘选了其中精华的部分与同修共享,很受启发,大家不妨看看。

专心祈祷
祈祷时将上师或莲师与佛菩萨观想在自己前面,至诚地祈请让我们能早日证悟大圆满的智慧,以此作为祈祷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上师三宝面前发起无比强烈的信心,以至于汗毛直竖、泪水横流,发愿今后唯有依止上师,希求得到上师的果位,除了上师三宝以外,不再寻找其它的依止处。就是要这样一心一意地祈祷。
如果要从轮回中解脱,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我们必须有个依处。什么是我们的依止处呢?世俗人所看重的名誉、地位、财产,是我们的依处吗?碰到生老病死的问题时,这些显然都变得没有价值了。钱作为依处可靠吗?遇到世俗间的一般问题时,父母亲友有时是可以靠的,但面对生老病死时,他们就完全束手无策了,所以也不是我们最终的依处。工作单位和其它社会团体同样不能解决轮回的问题。我们唯一的依止处,就只有上师三宝,除此别无其它途径可助我们解脱。
念上师祈祷文时要边念边观想,那些非常虔诚的弟子们在接受上师灌顶时,都是双手合掌、热泪盈眶地念诵上师祈请文,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他们对上师有强烈无比的信心。不然的话,仪轨照着念完了,却没有丝毫感受可言。所以要对上师由衷地发起强烈的信心,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发誓从今以后只皈依上师三宝,并祈祷上师加持自己能早日证悟空性。许多修行人由于对上师有无与伦比的信心,他们终能轻轻松松地证悟空性,这样的例子有许多。

未证悟大圆满以前,两个人的心实际上是不可能变成一体的,我们只是如此观想而已。开悟后就有可能,因为上师的心不像我们的心那样尽是分别念,而是像佛一样已经觉悟的智慧。当我们开悟后,就可将心专注在上师的智慧中,此境界即无任何分别可言。犹如两杯水倒入一个碗中,只见一碗水而分不清各自杯中的水了。

同样的,在法界中、光明中或空性中,所有人的心都是一体的。但未开悟前无法达到这个境界,只可观想自己与上师的心融为一体,然后在这个境界中安静下来,心中不起任何杂念。如果前面加行修得好的话,就有可能在这个境界中找到真正上师的心,但通常是根基很好的人才有这种可能。一般人还是要继续听闻修持后面的修法,才可达到如此境界。

前面加行修得好的人,或对上师有强烈信心的人,虽然只是观想与上师的心合在一起,但由于心完全静下来了的缘故,就有可能看到上师的心,也就是自己心的本体。如同水面上的月影,水波荡漾时月影就被打散了;水面平静时就像一面镜子,能清晰地看到月亮的倒影。当心静如明镜般,没有杂念的扰乱,即可看到禅宗所谓的本来面目,或密宗讲的光明如来藏。用的名称可能不同,但都是一体的。前面加行修好了再去听后面正行的修法就不是很难了,如果基础没有做好,后面就会很难,甚至是不可能。

所谓回归,是说我们未成凡夫之前是在光明中,由于某种因缘,使我们变成如今缺点满身的凡夫,但通过佛的教导,穿越时空,我们还是可以重新回到本来面目,这就是密宗大圆满的证悟,也是禅宗讲的本来面目。

净土宗则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并非是去享福,而是在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时,在佛将手搁在头上的一剎那之间,就可产生禅定,并达到回归本来面目的境界。

俗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生命的条条道路,最终也是要回归到这里,这是我们生命的归宿,并非死亡之意,而是轮回于此结束。如果能在此境界中结束轮回,则表示我们所有的修法都已成功了。

轮回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所有都不存在,仍然有心、有意识,但不再有贪瞋痴慢等烦恼。如同吃药治病,只会消除病症,而不会毁灭身体或体内的器官一样。修行可消除贪瞋痴等烦恼,可灭除生老病死,但却不会消灭心的本性与我们的身体。我们仍然有身体,但那是像佛一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身体,因为人的肉体也是佛的智慧显现。

那时,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转**、度化众生。由于我执已经净除,不再需要为自己张罗什么,便可一心一意地度化众生,这才是修加行与大圆满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将来唯一的事业。不论显密的佛教徒,最终都是要达到这个境界。所谓修五加行到后来“回到本来面目就什么都没有了”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见解。

如果没有佛和善知识,我们不会知道解脱的方法,一旦方法清楚了,就全要靠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开始起修才好。

修心1 发表于 2012-9-12 10:54:14

常忆师恩 发表于 2015-5-24 11:47:33

{:1_328:}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5-30 13:23:19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心祈祷,见本来面目------慈诚罗珠堪布